大连着力打破人才区域流动体制机制障碍

  今天从大连市人才工作情况说明会上获悉,今年大连市将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力度,以打破人才区域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引导人才在区域、城乡、产业间合理流动,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大连全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努力打造和谐的人才环境,人才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2024年以来,大连市相继出台了《大连市引进人才若干规定》、《大连市人才工作居住证暂行规定》、《大连市人才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和《大连市人才储备基地试点工作方案》。在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下,越来越多的人才集聚大连,专心创业。去年全市人才总量净增4.6万人,全年共引进本科以上各类人才1.6万人,比2024年增长了14%。其中博士297人、硕士1452人、本科14015人。据统计,向引进的博士、博士生导师等高层次人才发放的安家补贴就达1881万元。全市23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26人,2024年市政府发放在站博士后科研项目启动补贴有32万元,充分发挥了政府在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的政策导向作用。从总量和增量上看,大连市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居于前列,人力资源拥有量在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居第15位。

  目前,大连市人才工作形成了上下联动、整体推进、齐抓共管的发展态势,改变了以往上面“热”,下面“冷”的现象。去年,各区市县积极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和“大学生进社区”计划,全市共有2500多名大学生在村和社区里工作,有效改善了农村和基层的人才队伍结构;大连三科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民营企业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基地,至此大连市民营企业博士后科研基地达到7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达到23家,企业走上了依靠人才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道路。

  2024年,大连市将着力在人才政策上实现新突破。正在研究制定中的《大连市关于加快区域人才流动的意见》即将出台,以保证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同步调整相适当;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将制定加强瓦房店、普兰店、庄河北部三市和长海县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全面实施“千人支农”计划,定期选派百名医生和教师到农村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组织乡镇公务员到上级机关以及市和县(市)区机关新录用公务员到乡镇机关互派挂职锻炼。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充分发挥现有继续教育基地和乡土人才培训基地的施教载体作用,围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紧缺人才培养工程,促进大连市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提高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今年大连市将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全市就业工作的整体格局中统筹考虑,坚持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相结合,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和各区市县挂牌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为提高引进人才质量,指导毕业生顺利就业和创业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对到基层工作的毕业生,在报考公务员、职称评定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启动“百家大学生见习基地计划”,加强毕业生就业技能培训;研究制定对扎根农村基层建功立业的优秀毕业生和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业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实施奖励的制度;大力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和“大学生进社区”计划,鼓励大学生在基层实现人生价值。

  “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大连市人事局副局长王元新表示,目前全市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有100家,其中民营占70%,形成了多层次、网络化的人才市场框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去年全年共举办人才招聘会550余次,参会单位1.5万家次,进场求职人数55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18万人次。正是这百家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努力,加速推动了大连市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今年,将按照“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的要求,积极推进人才市场体系的全面升级和产业化改造,做大人事公共服务业务。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