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之歌》读后感作文
高尔基有篇著名的《海燕》,那是我们小时候课本里面学过的。
高尔基老人家还写过另外一种鸟,就是鹰。但是我们国家那些愚蠢的唯物主义者们(对不起,我一直认为我们国家文学界80年代之前活动的、上溯到康有为时期的那些人都是很蠢的,整天一副蠢兮兮的样子,鲁迅除外)是有保留地喜欢高尔基的;他们放弃鹰这种可怕的形象,怕教坏了学生吧。那篇关于鹰的散文,叫做《鹰之歌》。
《鹰之歌》有意思的是,它完全赞扬了鹰,而否定了鹰的对立面,蛇。
如果高尔基足够年纪大,大到和我一样的话(《鹰之歌》1895年创作,是年27岁),他也许会想到事情的另外一面:其实鹰和蛇,是这个世界完整的构成,不需要肯定谁,也不需要激烈地否定谁。
蛇,就是老婆孩子被窝子子孙孙窝窝头高粱面的平头老百姓,鹰就是“革命战士”或者农民起义军或者英雄或者土匪恶霸地痞流氓黑恶势力。
鹰是从蛇里面孕育出来的;蛇是鹰的群众基础。蛇是大多数,鹰是小部分、一小撮。蛇是母的,鹰是公的。有母有公,世界自然运转,人类社会蜿蜒前行,目标轨迹确实看起来有明显方向和目的地。
不过,说实话高尔基这篇《鹰之歌》确实写得蛮好的。不但突出了鹰的激昂,也详细描写了蛇的感受、考虑;尤其是那句“哼,飞也好、爬也好,结果还不是一样,大家都要埋入黄土,都要化为灰尘的?”,还有“那些不喜欢地上的,靠欺骗去生活吧。我是懂得真理的,他们的口号,我不会相信了”,这才显示出高尔基确实是有些深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