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有感
当我再次翻开《三国演义》时,我再一次被其中人物的足智多谋,武艺高强,沉着冷静,勇敢顽强所折服。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上。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黄巾军首领张角“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以来,后汉日不如前,王允巧施连环计,离间董卓、吕布二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吕布辕门射戟救刘备,却殒命白门楼,曹操火烧乌巢,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孙刘联军赤壁火攻曹操,后三国鼎立,各自之间争斗不息,最终魏国先灭蜀,后吞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晋朝。
其实给大家,包括我,印象最深的是蜀国。说到蜀国,那就不得不说五虎大将了,刘关张赵马黄,人人皆知。刘备,字玄德,蜀国建立者,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可谁又能想到,这堂堂的蜀国建立者曾经只是一个编草鞋的呢?后因报关、张之仇伐吴,在夷(彝)陵被陆逊火烧连营,大败,遂得病而死,谥号昭烈帝;关羽,字云长,与刘备、张飞二人情投意合,在桃同结义,武艺高强,曾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斩文丑,败走麦城后被吕蒙杀死;张飞,字翼德,大多被人认为十分鲁莽,但力气十分大,据说当年长板桥一吼,惊天地泣鬼神,被震死的人无数,马大多栽进河里,连曹操都吓得从爪黄飞电上跌落.后因饮酒过盛,思念云长,经常辱骂、殴打将士,一夜被部将刺杀;赵云,字子龙,曾单骑救主,从十几万曹军手中救出阿斗。从未打过败仗,人称“常胜将军”,最终在与曹婴(曹操孙女)的战斗中失败,后病死;马超,字孟起,只因武艺超群加入五虎上将:黄忠,字汉升,弓术奇佳,曾在定军山一役中打响,斩夏侯渊,因岁数大,常被奉为“老当益壮”。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许多有名的将领,如诸葛亮,字孔明,蜀国军师,一生自出山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率领大大小小战役不计其数,赤壁之战,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最终在北伐与司马懿的战斗中病逝五丈原,还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与“卧龙"齐称的“风雏”庞统.继承诸葛亮军师的姜维,“蜀中无人将.廖化作先锋"……
实力这么强人的蜀国是怎么覆灭的呢?甚至还是第一个,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刘禅这个后主未深得其父刘备的“真传”,其实我认为不然,刘禅在曹营时还乐不思蜀,这本就是他的天命,他就不是当主公的这块料,刘备逝世前也曾对请葛亮托孤,并说如果其子(刘禅)不适合当主公,你可以把他废了,自己来当,可人家诸葛亮就是不愿意,还写了两篇《出师表》来劝诫刘禅。相对这样,魏国与吴国就好多了.孙策虽然死得早,但是孙权人家就是块好玉,还有请葛瑾、周瑜、陆逊、吕蒙等人辅佐,甚好;曹操也死得早,可还有曹丕,曹丕后还有曹叡,还有司马懿以及郭嘉、荀攸、荀彧等在旁献计献策。说到底,还是蜀国无人统领,或者说刘禅不适合统帅,我认为,这才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而在当时如果诸葛亮废掉了刘禅,自己当或者让别人来当,比如说姜维,又会是怎样光景?或许,那个世界将是蜀国的天下,或许,我们会见到一个不一样的历史,或许,吴国和魏国会联台起来对抗蜀国,然后还是魏国的掌控。这个苍茫人地,谁主沉浮?你.我,还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