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静静开
因为有朵康乃馨始终为自己开着,所以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就像是史铁生。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一文中,写了自己在双腿残疾后,母亲对自己的担心,关爱,字与行隙间透露出一种被呵护的幸福,但更多的是对母亲的怀念产、遗憾与不舍。因为那时他已学会感恩。
他在地坛里看透了生死,看穿了世事,了解死生的本质和意义,可以不用忌惮的活着。而母亲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却给了他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试想,在二十几岁,那么狂妄的年龄失去了双腿,该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在当时他看来,失去了双腿就意味着希望、理想的泯灭。无论他当时多么自闭、抑郁、暴躁,都是正常的,因为他还没有用笔尖戳穿外衣使自己破茧成蝶,他只是个普通人。
当一个人陷入人生的低谷却没有人来安慰他,那么这个人必定灭亡。而史铁生是幸福的,在自己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有母亲一直陪伴。我想在史铁生功成名就后,最大的感受也许能用14字来概括“树欲停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
史铁生:时间不停,江流不息,感恩之心永存。
就像那位普通的男孩。
曾经读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个调皮捣蛋的男孩上幼儿班,老师经常给他母亲打电话说他在凳子上坐不到一分钟就乱跑,很让老师头疼。而每次她总告诉孩子老师打电话夸自己了,以前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就这样从幼儿班一直到高中,这位母亲一直“欺骗”着他。到了高考那天,那位小男孩在决定命运的那张洁净的白纸上写下了一篇名为《母亲的谎言》,凭借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他成功地进入了理想的学府。
那位小男孩是幸福的,因为他有一位具有智慧的母亲,那位母亲是幸福的,因为她的良苦用心没有白费。都说养儿育儿难,都说作为儿女苦,不过回头再看看这对母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彼此收获的是幸福,儿子收到了母亲富有智慧的爱,线亲收到了儿子满含温馨的感恩。
所以给予是双向的,当别人为你付出时,即使没有什么可以回报的,那就对他(她)怀揣感恩之心。
在感恩之中成长,收获的将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