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此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就文学对于人的精神陶冶而言,确实不无道理,因此值得读书人认真体味。

读书,是一种精神享受。现代人许多家庭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存款,而其藏书却未必有几十本、上百本。不少人的业余时间都用来看电视、玩游戏、唱歌、喝酒、聊天,唯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毛泽东主席平时工作很忙,可总要挤出时间来看书: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要看上几句唐诗宋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又捧起书本浏览;就连上厕所的时间里,也从不白白浪费;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上几箱书,全然不顾途中列车的颠簸,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

读书,是心与心的交流。一书在手,如同挚友远来,可以海阔天空、天南地北促膝谈心。“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读书,不能领悟其深刻的含义。有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人不读书,没有才学,那么他说的话、做的事一定是苍白和缺乏影响力的。在眼下的商品社会,虽然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读书不一定能完全实现个人的追求,但换个角度,不读书的话,那么就更难获得成功。

读书,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更是一种儒雅的生活习惯。古代有“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来激励人们多读书,读好书,我们为何就没有这种发愤图强的精神呢?知书才能达理,才更懂得文明礼貌。读书的人,一定懂得生活、品味生活。只要有书的陪伴,就能为自己的心灵点一盏敞亮的明灯。

让我们都一起来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