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打保龄球
元宵佳节快要到了,我出个谜语让大家猜猜:“延年益寿丸(打一体育用品)。”从字面解答,谜底就是“保龄球”。但其实保龄球是一个音译外来词,它起源于古埃及,也叫“九柱球”或“地滚球”。
我时常利用爸爸的手机玩电子版的保龄球游戏,用指尖轻轻滑动手机屏幕上的小球,不费吹灰之力,便让小球顺着球道滚向远处的九个球瓶。我的运气很好,经常能打全中或补中,很少将球滚落在球道两侧的“地沟”里。
爸爸看我对保龄球游戏很痴迷,就决定带我到真正的保龄球球馆去体验一下,和我PK,看谁的球技高。我兴奋极了,心想:我可是保龄球高手,肯定能赢爸爸。于是,我接受了挑战,和爸爸一同前往保龄球馆一决高下。
来到球馆,我看到了真实的保龄球、球瓶、球道和电子评分显示屏幕。我迫不及待地换好了球鞋,挑选了一个最轻的球,虽然是最轻的,但也有八磅重,我将三个手指插入球上的小孔,努力托起它,就往球道上一扔,结果,球没有滚出多远,便偏离了跑道,滚向了一侧的“地沟”里。别说全中了,连一个球瓶的边都没碰着,显示屏上的短横线表明了我的得分为“0”。爸爸说:“出师不利啊!当头炮没打响,关键是没有掌握投掷的要领,这回知道电子版和现实版不同了吧!”爸爸给我作了一个示范,哇塞!居然全中了!我简直羡慕得不得了,但嘴上还不服气,于是,我又捡起一个八磅的球投掷了过去。但是,这球仿佛在跟我故意作对似的,眼见着顺着球道滚向终点,可就离球瓶差一丁点儿的距离,球居然来个急转弯,滚入“地沟”了。这不,我又得了个“0”,真是郁闷极了!
这回我意识到,原来电子版的游戏既不费脑,也不费力,手指轻弹就轻而易举的打中了;而现实版的游戏,却是既费脑,也费力,非得脑、眼、手、手臂、腿、脚各部位协作,不仅关注投掷的方向,还要注意投掷的力度和速度,着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我真后悔当初不以为然,以为投掷保龄球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现在,我赶紧将比赛暂停,拜老爸为师,虚心求教,从投掷姿势的一点一滴学起,认真模仿,小心翼翼地投掷每一个球。
经过反复地模仿,练习,听取爸爸给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我逐步掌握了简单的投掷技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偶尔也能够打个“补中”,甚至,运气好的时候,还打了两次“全中”。爸爸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当我打了全中的时候,连旁边的管理员阿姨也拍手祝贺呢!我心里美极了!
不知不觉中,我和爸爸都感觉到手臂越发的酸痛了,爸爸建议适可而止,于是就停止了保龄球游戏。
虽然,我第一次打保龄球的成绩很不理想,但是我仍有很大的收获,那就是:凡事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认知上,要真正了解和体验后,才能获取真实的感受。貌似简单的事物,也只有尝试后才知它的本相。真是学无止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