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忠诚》观后感
央视播放了电视连续剧《永远的忠诚》,剧中人物老三爷在弥留之际说:“小岗人要记住两句话:首先要知道感恩,得了那么多的好处要知道感谢;其次不能总是伸手要,向别人要,人家给少了还不高兴,伸手要的毛病要改。”
老人的临终遗言让我陷入深思:是谁让老人如此动情?是谁让老人念念不忘党恩?是谁竖起了了党在小岗人心中的形象?是党的好儿子、人民的好干部——沈浩。
在小岗的六年,沈浩勤奋敬业,房门不上锁,方便群众来访;艰苦奋斗,带头修路,双手捧回水泥浆;一心为民,建村民新居、给大娘买拐杖;无私奉献,垫付差旅费,私家车当公车;锐意改革,搞土地流转、招商引资;百折不挠,京沪线为高架桥合龙停运……只要对小岗发展有利的事情,无论多么难,他都坚持去做。凡是群众家里有困难,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且无私无畏地替他们解忧。在他的日记中写道:“一个人活在世上,官是当不到头的,钱也是难以挣尽的,更应该考虑的是怎样活得有价值。”这就是沈浩的人生信条,他时刻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勤奋务实,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人生的价值,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竖起了一座为人民服务的丰碑。
相比之下,我们有些党的干部,或者脱离实际,空谈理想;或者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忘记了忠诚于党、服务为民的责任,不愿意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做实事。笔者呼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我们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基层干部,对照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一次认真的自我检查、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努力学习沈浩同志勤奋务实,干事创业,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沈浩同志的精神,内化为修养以做好人,外化为作风以做好事。在今后的工作中,把事业心和责任感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磨砺党性,勤奋爱民。做好基层服务工作,坦坦荡荡,以心换情;踏踏实实,为党为民,做群众的带头人、贴心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重塑自己在人民心中的形象;用自己的辉煌成绩,向党的九十周年生日献一份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