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机遇”做准备

我今天的名言是: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这一段话来自罗曼·罗兰。

昙花用一年的默默酝酿,才换来一夜的风姿绰约;蝉虫用四年的地下修练,才换来一个夏季的放声高歌;企鹅用竭尽全力的沉入海底,才换来一次的腾空而起……大自然种种现象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准备是绚烂前的孕育,准备是高亢前的酝酿,准备是腾飞前的蓄势。

哈佛大学有句名言“机会来了,你准备好了吗?”社会的激烈竞争中,只有有准备的人才有机会登上幸运的舞台,否则,连上台的机会都没有,成功又从何谈起呢?

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出生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阿拉巴州伯明翰,严酷的种族歧视让她相信这样一条严峻的真理:黑人的孩子只有做得比白人孩子优秀两倍,他们才能平等;优秀三倍,才能超过对方。现实的残酷和自身的梦想初始她从小努力学习,只为改变自己的命运。最后机会来临时,她一跃登上美国国务卿的宝座。正是因为赖斯在机会来临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她才有机会登上成功的舞台,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有准备不足,仓促应付的经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准备是成功前所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马克思曾在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中苦短数年,为写《资本论》做理论准备;俄国画家列宾在创作《涅瓦河畔的普希金》这幅名画时,花了数年的时间构思,画了数百张草图,经过二十年的准备后,才完成了这幅名画。成功之前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准备的,但很多人都只看到了别人成功后的光鲜亮丽,殊不知在鲜花和掌声背后,他们为成功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和泪水,正是因为他们可以忍受成功前的漫长准备,他们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成功的机会只会青睐有准备的人,倘若你没有准备好,你又有什么资格成功呢?所以,从现在开始就为成功做准备,当机会来临时,把握机会,从而到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