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义精神耀千秋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还记得1894年,甲午战争战败赔偿日本军的两亿两百两银两,和那年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吗?列强入侵,山河破碎,人民在苦难中无力挣扎,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有志之士更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这一切都源于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还记得英国为了牟取暴利,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吗?还记得英法联军洗劫了圆明园后,为掩人耳目,又放火焚烧了三天三夜吗?
但对这一系列的恶行,腐败的清朝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并没有选择反抗,而是一方面对外妥协,一方面血腥镇压。
他们不断地割让领土,破坏了华夏大地的完整;一次又一次的巨额战争赔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正是在这种形势之下,一些爱国分子始终在寻找救国图存之路,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到以“君主立宪”为主旨的维新运动,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对开阔人民眼界、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促进人民觉醒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正在无形之中,一点点地撬松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根基,一声声敲响了君主专制王朝的丧钟。
因为有了爱国人士的坚持不懈,所以地有了中国第一名枪——“汉阳造”步枪,有了革命团体的建立,有了大量的武装起义,并终于迎来了一次胜利。也就是1911年的武昌起义,得到了全国上下的响应,一举推翻清政府,结束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而如今距离当年已恰好一百年了,一百年的历史警告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无数革命先驱的理想,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不懈追求。逝去的只是岁月,而辛亥革命的精神将永恒地留在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中。
一百年前以孙中山为首的辛亥革命烈士发出的“振兴中华”的呐喊,而一百年后的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顽强拼搏。因为振兴中华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们要尽可能地实现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强国理想,来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