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3年将引进千名优秀“海归”人才来蓉献智
为了给“加快产业发展年”提供人才支撑,今年起我市将实施“千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3年将引进1000名优秀“海归”来蓉献智。昨日召开的全市人事工作会议透露,围绕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产业发展年等中心工作,我市人事工作将有新举措。
开通农业“110”专家热线
据介绍,为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给农业发展提供更实在的智力服务,市人事局将在今年为广大农民开通农业“110”专家服务热线,利用“推进城乡一体化专家服务团”强大的智力资源,为广大农民解决他们在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疑难杂症。同时,还将在各区(市)县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分期分批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3年引进千名优秀“海归”
所谓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发展离不开人才,尤其离不开高层次人才。据介绍,目前在我市工作的留学人员达2800余人。今年,围绕“加快产业发展年”,我市还将开始实施“千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力争在1—3年内,在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征集1000个中高层次的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引进1000名优秀海外留学人才来蓉创业发展。
同时,从今年起还将定时发布成都市主导产业人才开发目录,改变以往以学历、职称为标尺的人才引进方式,逐步过渡到以人才开发目录为参照,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引导各类人才向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主导产业、世界500强在蓉企业等发展急需的行业和领域流动,引导各类人才到产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兼职。此外,为了培养本地人才的创新能力,今年还将开展“产业发展名家论坛活动”和“高层次人才成都行科技咨询活动”。
推进城市管理向城镇延伸
会上还透露,今年我市将继续推行以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聘用制配套政策,稳步推行事业单位职员制度。同时,还将完善我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坚持“凡进必考”、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将继续规范整合区(市)县规划和农业行政管理机构;继续深化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开展城市综合执法体制和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城市管理向社区和城镇延伸。记者李影
18日到锦江大礼堂应聘商务副总裁
本次参会企业拟提供部门主管、项目经理等白领岗位
记者昨日从省商务厅获悉,本月18日,四川商务人才招聘会将在锦江大礼堂举行,与一般的人才招聘会不同,本次参会企业拟招聘的多为部门主管、项目经理,甚至公司副总裁等白领岗位。
据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省企业对各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与操作技能的商务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不论从专业资质,还是从实战经验看,这方面的人才缺口都十分明显。以国际贸易为例,我省具备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已达5000多家,但平均每家企业拥有熟练操作型国际贸易人才不到1.5人,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企业安排转行或者兼职从事外贸工作的。
据介绍,此次招聘会设展位150个,红旗连锁、亚东水泥、泸州老窖等省内各类生产企业、外经贸企业、流通企业以及部分省外企业都将到会。同时,还将首次设置60个培训展位,希望以这种方式真正达到“需要什么样儿的就培养什么样儿的目的”。
“真金”是关键“第一印象”也重要
业内人士支招竞聘技巧
作为每年举办一次的全省商务人才招聘会,目前已经举办了两届,而由于该招聘会所提供的职位都比较“高级”,所以每次都吸引了不少求职者,特别是应届毕业生的蜂拥而至。以去年的招聘会为例,共有140家企业提供了1993个职位,却吸引了近3万应聘者进场,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那么,如何才能杀出重围,最后竞聘成功呢?记者采访了省对外贸易服务中心、省对外贸易经济人才交流中心主任李鸣。
硬件三大素质造就商务“真金”
“一般来说,具备了基本技能、从业资格和综合能力三方面素质的人就是商务领域的真金”,李鸣仔细分析道,首先是基本技能,比如外语、电脑和基本的公关能力;然后是从业资格,比如应聘国际贸易方面的职务,最好持有外销员资格证或国际商务师执业资格证;最后是个人综合能力,比如是否有相关从业经验,谈吐是否大方,对工作是否有热情等等。
软件着力打造“第一印象”
那么,内功练好之后,是否还需要做一些“应试”的准备呢?“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嘛”,李鸣建议,由于参加招聘会的人很多,大家不妨利用最后的半个月时间将精力放到打造“第一印象”上。比如提前一周时间,搜集拟应聘企业的背景资料,以期在招聘会上主动、尽快与用人方形成沟通;应届毕业生除了注意所递交简历的光鲜亮丽外,也应注意自己的着装、仪表,不要过于学生气。 记者尹婷婷
在重点企业设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
我市将出台多项举措共促大学生充分就业
记者昨日获悉,今年我市人事部门将逐步调整政策,开展一系列促就业活动,全面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41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一边是招聘会上的火爆场景,另一边则是广阔农村对人才的极度渴求。为此从今年起,我市及各区(市)县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得少于三分之一,以后逐年提高。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新录用公务员应有计划地安排到基层单位工作1—2年。
今年全市重点镇所辖村和220个文明新村要实现一村(社)一名大学生;而五城区、高新区所辖区的村(社)则要全部实现。到今年年底全市将有1500个村(社)实现一村(社)一名大学生目标。另外,今年我市将选择10—20个重点优势企业或重点乡镇设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从而为大学生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搭建平台。(李影)
来源:成都日报
开通农业“110”专家热线
据介绍,为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给农业发展提供更实在的智力服务,市人事局将在今年为广大农民开通农业“110”专家服务热线,利用“推进城乡一体化专家服务团”强大的智力资源,为广大农民解决他们在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疑难杂症。同时,还将在各区(市)县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分期分批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3年引进千名优秀“海归”
所谓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发展离不开人才,尤其离不开高层次人才。据介绍,目前在我市工作的留学人员达2800余人。今年,围绕“加快产业发展年”,我市还将开始实施“千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力争在1—3年内,在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征集1000个中高层次的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引进1000名优秀海外留学人才来蓉创业发展。
同时,从今年起还将定时发布成都市主导产业人才开发目录,改变以往以学历、职称为标尺的人才引进方式,逐步过渡到以人才开发目录为参照,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引导各类人才向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主导产业、世界500强在蓉企业等发展急需的行业和领域流动,引导各类人才到产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兼职。此外,为了培养本地人才的创新能力,今年还将开展“产业发展名家论坛活动”和“高层次人才成都行科技咨询活动”。
推进城市管理向城镇延伸
会上还透露,今年我市将继续推行以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完善聘用制配套政策,稳步推行事业单位职员制度。同时,还将完善我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坚持“凡进必考”、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将继续规范整合区(市)县规划和农业行政管理机构;继续深化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开展城市综合执法体制和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城市管理向社区和城镇延伸。记者李影
18日到锦江大礼堂应聘商务副总裁
本次参会企业拟提供部门主管、项目经理等白领岗位
记者昨日从省商务厅获悉,本月18日,四川商务人才招聘会将在锦江大礼堂举行,与一般的人才招聘会不同,本次参会企业拟招聘的多为部门主管、项目经理,甚至公司副总裁等白领岗位。
据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省企业对各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与操作技能的商务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不论从专业资质,还是从实战经验看,这方面的人才缺口都十分明显。以国际贸易为例,我省具备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已达5000多家,但平均每家企业拥有熟练操作型国际贸易人才不到1.5人,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企业安排转行或者兼职从事外贸工作的。
据介绍,此次招聘会设展位150个,红旗连锁、亚东水泥、泸州老窖等省内各类生产企业、外经贸企业、流通企业以及部分省外企业都将到会。同时,还将首次设置60个培训展位,希望以这种方式真正达到“需要什么样儿的就培养什么样儿的目的”。
“真金”是关键“第一印象”也重要
业内人士支招竞聘技巧
作为每年举办一次的全省商务人才招聘会,目前已经举办了两届,而由于该招聘会所提供的职位都比较“高级”,所以每次都吸引了不少求职者,特别是应届毕业生的蜂拥而至。以去年的招聘会为例,共有140家企业提供了1993个职位,却吸引了近3万应聘者进场,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那么,如何才能杀出重围,最后竞聘成功呢?记者采访了省对外贸易服务中心、省对外贸易经济人才交流中心主任李鸣。
硬件三大素质造就商务“真金”
“一般来说,具备了基本技能、从业资格和综合能力三方面素质的人就是商务领域的真金”,李鸣仔细分析道,首先是基本技能,比如外语、电脑和基本的公关能力;然后是从业资格,比如应聘国际贸易方面的职务,最好持有外销员资格证或国际商务师执业资格证;最后是个人综合能力,比如是否有相关从业经验,谈吐是否大方,对工作是否有热情等等。
软件着力打造“第一印象”
那么,内功练好之后,是否还需要做一些“应试”的准备呢?“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嘛”,李鸣建议,由于参加招聘会的人很多,大家不妨利用最后的半个月时间将精力放到打造“第一印象”上。比如提前一周时间,搜集拟应聘企业的背景资料,以期在招聘会上主动、尽快与用人方形成沟通;应届毕业生除了注意所递交简历的光鲜亮丽外,也应注意自己的着装、仪表,不要过于学生气。 记者尹婷婷
在重点企业设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
我市将出台多项举措共促大学生充分就业
记者昨日获悉,今年我市人事部门将逐步调整政策,开展一系列促就业活动,全面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41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一边是招聘会上的火爆场景,另一边则是广阔农村对人才的极度渴求。为此从今年起,我市及各区(市)县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得少于三分之一,以后逐年提高。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新录用公务员应有计划地安排到基层单位工作1—2年。
今年全市重点镇所辖村和220个文明新村要实现一村(社)一名大学生;而五城区、高新区所辖区的村(社)则要全部实现。到今年年底全市将有1500个村(社)实现一村(社)一名大学生目标。另外,今年我市将选择10—20个重点优势企业或重点乡镇设立“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从而为大学生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搭建平台。(李影)
来源: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