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诗经·公务员
微信·诗经·公务员
近在微信看到关于公务员的打油诗:满腔热血投身社会,低三下四谋取地位;口是心非阳奉阴违,溜须拍马献媚行贿;加班加点吃苦受累,常年奔波终日疲惫;收入可怜商品很贵,社交往来打点破费;不让兼职不敢受贿,逢年过节空手而归;外表光鲜心都操碎,心中苦闷谁能体味;既然如此不能申退,除了干这啥都不会;大好年华虚度浪费,苟且偷生窝囊一辈!
看罢这,重读了《诗经》关于“公务员”的诗。《诗经》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真实全面地展示了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和历史面貌;其中,就有几首“小公务员”的诗。
“小公务员”在《小星》自述星夜出差劳苦:“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北门》描写“小公务员”公务繁重,不堪忍受,而且俸禄微薄,难以养家,家人报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内外交困,无可奈何,只有听天由命。“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四牡》:“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王事靡盬,不遑启处。”“王事靡盬,不遑将父。”“王事靡盬,不遑将母。”“是用作歌,将母来谂。”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小公务员”驾驶四马快车行役在漫长征途的奔波之苦和思归之切。
《小宛》反映“小公务员”为生活而奔忙又屡受上级的迫害,自己诚惶诚恐、艰难度日,还劝告兄弟小心谨慎、避免祸患。“我心忧伤,念昔先人。”“各敬尔仪,天命不又。”“我日斯迈,而月斯征。”“哀我填寡,宜岸宜狱。”“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小明》是一位长期出差的“小公务员”的作品。“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心之忧矣,其毒大苦。”“念我独兮,我事孔庶。心之忧矣,惮我不暇。”“曷云其还?政事愈蹙。岁聿云莫,采萧获菽。”“嗟尔君子,无恒安处。靖共尔位,正直是与。”“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披露出久役、繁忙、忧时、念友、思归的复杂心情,还对图享受不作为的上级提出劝告。
无论是当今还是周代,首先肯定的是,在条件艰苦地区的基层公务员,不少人确实收入不高,工作量大,勤政廉政,日子过的不那么舒宜。
但从公务员整体看,收入和生活境况比普通老百姓们还是要好。不然,为什么都想方设法进入这个队伍?我国一直持续“公务员热”,据调查,76.5%的大学生愿意报考公务员!2025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参考人数达10.6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在国外,公务员却并非是都喜欢的职业。美国3%大学生愿意报考公务员,法国是5.3%,新加坡只有2%,日本就业倾向公务员排在第53位,英国公务员甚至进入20大厌恶职业榜。究其原因,相对其他行业待遇差、油水少、法纪严。
社会成员拼命挤进公务员也好,还是微信和《诗经》公务员牢骚报怨诗也好,从不同角度说明对公务员的希望值高,想通过这个职业获取比广大社会成员更好的待遇和更多的利益。梅德韦杰夫在任俄罗斯总统时曾说:公务员受欢迎程度就是腐败水平,青年争当公务员,说明政府腐败很严重。他这话可谓一针见血!
在欧美国家,公务员只是一个谋生途径而已。尽管奉行“高薪养廉”,但普通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并不诱人,有的甚至低于全国平均工资。美国公务员的工资收入还不如律师、工程师和高级管理职员等职业人员,所以一等人才经商做律师,二等人才从政当公务员。
更重要的是,外国人不热衷于“国考”,在于公务员操守要求高,公众监督严密,特权寻租的空间和各种隐性好处被尽可能堵住,一旦“曝光”将面临最严厉的惩罚。德国对公务员的量刑要比百姓高出一倍,法国对公务员的量刑要比百姓高出三倍。
2025年5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上个世纪80年代,他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就告诫官员:当官不要以钱为念,要以理想为基础,“不要看到经商发财而感到怅然若失……如果觉得当干部不合算,可以辞职去经商搞实业,但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
诚如斯言。如果你进入公务员队伍,价值取向是图舒服挣大钱,获取“超额利润”,甚至弄权贪腐,“鸡犬升天”,那么在民主法治社会,你肯定要大失所望。当不能用公款奢靡享受,当不能以公权交易钱色,当不能过两年就升官提级,必定要牢骚报怨甚至诅咒谩骂。这样的人配当公务员吗?当了也是很危险的人。
一个社会要正常运转,必定要保证公务员合理合法的待遇和利益。如果全体成员都争着做公务员,这个社会不正常;如果全体成员都不愿做公务员,这个社会也不正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