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也许“无知”的我们曾打闹地说我也爱毛主席啊,最爱红色的他。可是对于爷爷奶奶这辈,他是如此的不容侵犯,如此的伟大。舅公最爱回味当时当兵的日子,对于舅公来说他便是偶像。爷爷是知青,儿时的我一直以为爷爷会责怪他,可是到现在我也想不通,在爷爷的心里,他还是如此的重要。
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不曾开过一枪。我想他的伟大不是建立了新中国,而应该是给了中国人民更多的希望吧。
他,率性自然,不循规蹈矩,在外交场合谈笑风生,为友人递烟夹菜;却又坚持原则,对西哈努克的无私帮助,对苏联的无理要求坚决抵抗。他,毛泽东,有着亲临战场的不惧,面临危机的不乱,处临动荡的不惊;却又有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胆识与魄力。曾以为这样的他会骄傲,会自私的拥有一切。可是,他没有。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中华民族,他操劳公务常常是夜以继日。他从投身辛亥革命之后,就开始了艰苦的革命工作。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没日没夜地辛勤工作,他的一生,充分体现了他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还记得视频里曾出现过从1953年到1962年,毛主席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工作人员看到他的衣服破了,劝他换件新衣服,他说:“我们国家穷,发的布票少,你不也穿着补丁的衣服吗?我为什么就不能穿?因为我是主席?我看还是应该节省点,不要做新的,破了再补嘛!”其中有件睡衣已是“面目全非”,领子全换过了,衣袖、前页,下摆等处补丁连补丁,看不出衣服的原布,仔细一数,整件睡衣竟有73个补丁。新中国成立后,办公室是一间简陋的屋,屋里光线很暗,他的床下只有三双鞋,一双饱经风霜的皮鞋,一双布鞋,还有一双已是磨破了的拖鞋。这让我想起奶奶常说的话—我们这一代人啊,就是不知道节俭,当初的那个年代一件衣服哪怕是国家主席也得穿个十几年。的确,现在的我们也许因为条件好了而忘记饮水思源了吧。
当这位曾经被无数人奉为神明,顶礼膜拜,也曾被无数人猛烈抨击过的一代伟人以一位立体的人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突然发现,功过本身已如云烟留给了历史,伟人的人格魅力却可以穿透时空,给人们心中留下一丝的尊敬。我想他的信仰不是在于要做出多大的成就,要成为如何的人,而是用自己的力量,凝结更多志同道合的人,给无助的人们希望。
走近毛泽东,带给我的不仅是崇拜,更重要的是,让我走近他的信仰,走近自己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