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勇士之城》有感
为着这高考,为着这部《勇士之城》,就想写点什么。可能是太担忧了,又或是追剧的结果,好久没追剧了,这次特别。担忧的是我弟的高考,比当初我高考时焦虑多了,自高二受了场刺激,便对所有的考试都持一种大不了的态度。而如今我们表面上都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可我知道老爸老妈的心思,我希望他比我好,要好很多,这样才不辜负爸妈的期望。
只是他永远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可能也是过早懂事的我把他惯坏了,只比他大一岁多,却一直护着他,虽然我们也老打仗,见面就像有着深仇大恨似的,为此可没少被惩罚。我爸那惩罚人的方式真是特别而且让人大开眼界,曾经可谓是广为流传。而我们最无耻的是,一边接受惩罚,一边同对方继续战斗。就这样,一路亦敌亦友地过来了。时间那么快,老觉得自己才上大学,就快要毕业了,而他也到了高考的门前,昨天还在跟他说,别担心放轻松。他说,怎么会不担心,不过顺其自然吧!
记得何平安答余师长的话:“战场上有如果吗?还是那句话,要是真遇上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是啊,要真是遇上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后来,余鹏程派他去德岭督战,与此同时德岭守军却因贪生怕死潜逃了,只留下岌岌可危的战地,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谈何容易。“何平安是个将才。”“还有一种是智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凡事都求谋定而后动,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一旦出手,就是雷霆万钧的一击,而且,步步相扣,决不给对手喘息的机会。你就是这种人。可这种人也有问题,凡事都事先想好,缺乏了在战场上那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志新说他要努力改正,“谈不上改不改,各有所长,改了反倒束手束脚的。还有一种人最为特别,他们没有受过特殊的军事训练,脑子里没有框框,打起仗来天马行空,别具一格,可是他们对战争有天生的直觉,这些人不做事先的预谋,也没有战争的理论,可能够,临危不惧。”“这种人我们这里没有,在共产党里有很多,何平安就是一个。”
这是余师长对柴志新所说的,对作为共产党的何平安和作为表面上国民党的柴志新对战争最中肯的分析。我觉得,考试同战争一样,个人态度和思想不同,学识深浅以及方式方法的讲究,战局讲究纵横心,考试讲究平常心。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不失时势地给它一击,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亮剑》中的,也是《勇士之城》的写照。何平安说,他们在保命,而我们在拼命,拼命的永远比保命的幸运。其实这部剧,里面的英雄人物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以为雷大虎不会死,我以为郝明不会死,可是意料之外的牺牲了,在中国式的故事和戏剧中,总有那么几个主角在九死一生中存活,而这次却让本该活着的人死了,算是突破吧!不是所有的主角都能存活,这是一种悲壮的美。
“有些事,就是命。你不是为自己活着,忘了自己活着,等到有一天,你想起自己是谁了,你也到时候了。”何平安说,“现在,我就到时候了。”其实特别喜欢这段话,不只是对于过去真实的吐露,也是对人心的寻觅和感慨。有些事,就是命中注定,因为某些你希望遗忘的东西,你忘了自己是谁,忘了自己活着,等到某一天,你醒了,你想起自己是谁了,应该做什么了,你也就到时候了!因为九年前的一场战争,他是被迫活着照顾战友的妻子,在九年前,九个兄弟,除他九条命之外,都死了,他成了一个人,九年后德岭之上,战友们把命交给他,除他之外,全军覆没。对于一个普通人,承受的太多,遇到一个人便让人杀了他,死了是解脱,活着才是最痛苦的事,每天一闭眼,那些尸体和鲜血能把人完全吞噬掉,所以他又成了九年前的自己。
在一次次打击之下,心灵上崩溃了,只求一死解脱,这是一个过程,真正强大的人总是要面临生死的心力交瘁,而最终成就自我,由心理上的不可原谅,罪恶感、愧疚心一拥而上,导致身体和灵魂脱离,从而一蹶不振,到后来决绝对待生死的坦然。剧中情节细节的刻画和人物性格的凸显都恰到好处!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演员的表现,而演员的表现归结于一个字,那就是真。这也是我不怎么看雷剧的原因之一,嘻哈的背后如若能引起深思,便也不负观众,怕就怕笑过之后留下的是一个俗字。文学也是人学,用荧幕表现的人学就是文学的再生产。男主角是我喜欢的,不论是演技还是外表,也不管是表现力还是言语动作,都是真与实的反映。
有人说,我们处于这样的社会必定少不了战争,热战冷战兼有,暴力钱财俱备,人情关系,明争暗斗,时时免不了!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要是真遇到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只道狭路相逢勇者胜。而后顺其自然,化整为零也好,化零为整也罢,只要能够在这场战争里胜利,牺牲一部分人也是值得的。电视剧中有英雄主义的人物,必然有贪生怕死之人,反派人物总是起到衬托正面人物的重大作用。看的多了,总会发现,每部剧作或小说中总会出现一两个病态的人,无论是从心灵上还是人格上来说都趋于变态,随着剧情的发展,病态的心理加剧,就如这部剧中的刘世铭这个人,真是恶心极了,懦弱、残忍、心量狭小,外表光鲜亮丽内心险恶无比,简直就是被压抑久了的恶魔复苏,一步步来荼毒无辜的人。打着爱情的口号,做着让人反感的事,世间太多这样的人,总觉得一个爱字就能够融化一切,哪怕过去有多糟糕,只要一直追着不放手,就会换来心悦诚服的结果,可不知若是心态没变,即便和好了那又如何,只不过是为下一次再分离做铺垫罢了。反反复复,终于消磨够了,才会心满意足地离去,这样,有意思吗?
不过剧中的刘世铭,又与其他人不一样,他只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做英雄做个普通人也好,却走向了狗熊之路,明明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偏偏不知悔改,一心想着杀了他所谓的情敌,杀就杀吧,却又不敢真枪实弹地跟何平安干上一仗,整一缩头乌龟,用其三青团的职权和势力来耍威风,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看似被感情折磨实则被自己虐待。实际上,他算是最悲哀的角色,如同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自欺欺人,不过却少了阿Q的乐观、自我满足的精神。他总是在英雄们忙于战斗之时来插上一脚,一个不知深浅轻重只顾小家而弃大家于危难之中的懦夫,难怪湘菱不曾正眼瞧他。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后来被日本人利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只是我没想到他会这么容易就被敌人利用,一点反抗的行为都没有,嘴上说着不当汉奸,却受鬼子指东指西,即便是个文官,也不能只靠意识来活命吧!如果智慧不能解决的事,那就诉诸于暴力,如果思想不能改变当下,那就求助于行动。或许是他的人生太过顺畅,没经历过大起大落,无法超越小我。始终停滞在感情本身,幻想着不切实际的安身立命,真是可笑可悲!不过后来的迷途知返是我所没有想到的,我以为他懦弱的嫉妒的性格会让他一败涂地、臭名远扬,而在何平安的劝说和拯救下奇迹般地成了抗日的英雄,也不枉曾是湘菱所爱过的人。
今天看了一下,2025年安徽卷高考作文题:剧本修改谁说了算!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
看了罗老师写的作文《演出说了算》,很认同他的观点。老师写的是一篇议论文,从正反方面各肯定了剧本和演员的重要性,在往上发展时更注重演出之时的表现力和影响力。“好的剧本是有生命的,好的演员是有个性的,两者之间相得益彰才能产生好的视听艺术。”
“剧本是一剧之本,是演员演出所本。即使有不要剧本的高人,他的头脑里也要有剧本观念和意识。而演员是剧本意图的实现者,他的表演天赋和艺术创造力对于剧本的完善及剧本的再创作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一段说明了剧本同演员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演员需要尊重艺术,同时也不忘赋予其高层次的创新。好的剧本搭配好的演员才能呈现出好的影视作品,这也是我这么追求卓越的艺术感和深刻的影响力的原因!
而《勇士之城》这部电视剧,是我觉得相比其他一些新上映的电视剧要相对好,其原因也有这一部分。所以有空时就去品一品那些电视剧或电影中人物情怀以及环境特写,如果做不到不悲不喜,那就做个大悲大喜的人,悲喜过后便一如既往该干嘛干嘛,随着这心去,随着这性来,随着这缘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