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校园
美,即指美丽、美好的事物。美是我们每个人都所追求的。美是广泛的,它包括了外表美和内在美。外表美是显而易见的,人人都能够看见;而内在美却是难以被发现的。在信息和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美虽容易被发现,可是许多人却熟视无睹,对着美丽的事物缺少发现的眼光。现在,就让我们擦亮眼睛,一起来发现美吧。
时光如流水一般逝去,悄无声息,没有留下一丝的痕迹。转眼这个学期已接近尾声,我已在这所美好的学校生活了几个月。在这所学校里,我发现美是无处不在的。
在盛夏的早晨,你总能看见天是那样的蓝,感受到空气是那样的清新。道路旁的树总会送来阵阵清风,仿佛能把一天的烦恼都吹散似的。树上的叶子总是繁茂的,而且绿得直逼人的眼。校园里四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绿色的海洋。其中不乏花开得正艳的三角梅,绿满枝头的桂花树,还有结满硕果的榕树……在金秋时节,秋风习习。绿满枝头的桂花树也增添了几分色彩,在绿叶丛中冒出朵朵奶黄色的花。秋风吹过枝头,花香弥漫,置身桂花树下就仿佛徜徉在香的世界里。
雨中的校园也别有一番美丽。放眼望去,丝线一般的雨连绵不绝地下着,雨点儿打在绿叶上仿佛是跳动着的音符,氤氲的水汽在空气中弥漫着,宛若浮动着的云朵。绿叶在空中酷似被擦洗过一样,干净透亮。这就是校园中无处不在的美,只要有发现美的眼睛,你就一定会发现它,并为之吸引,深深陶醉于其中。
或许有人会说校园不就只有自然景物美吗,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是美的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还有其他更美的东西。当我们的校园垃圾横行的时候,是谁在维持校园的干净整洁的呢?很多时候,当我们在埋头读书时,当我们在尽情玩乐时,学生志愿者们就默默地把一个个垃圾拾起。他们在奉献着,悄无声息地,就像“田螺姑娘”一样。他们总是尽心尽力,坚持不懈地做着这件事情。渐渐地,我们也不再随手乱扔垃圾,同学们会不约而同地将垃圾扔进垃圾桶,共同守护校园的美丽。
校园的美无处不在,老师们身上的美更是熠熠生辉。不论严寒酷暑,老师们总是恪尽职责。在课前,认真地备课,与同学们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内,老师们尽情地传授知识,保持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们在欢乐中就学到了知识;在课后,老师们又总会为学生们解决难题。虽然,偶尔会有责骂,但那却是因为关心,因为“恨铁不成钢”的护犊子般的焦急。责骂之后又耐心地为我们讲解方法,这也加深了我们对解题方法的记忆。在夜晚的时候,老师们总是陪着我们一起“挑灯夜读”,备课、批改作业、答疑解惑。在寒冷的时候,会给予学生最温暖的问候,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老师们辛勤地奉献正如李商隐在《无题》中写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美是无处不在的,是无时无刻都显示着的。愿你能够同我一样发现众绿丛中一点红的美,发现芸芸众生中的独特的美。
【美在校园】
夕阳斜斜地照射下来,穿过稀稀疏疏的树枝,随意地把微弱的光斑一把把撒向树间,撒在凹凸不平的树干上,撒在嫩绿的小草上,撒在门卫叔叔的裤脚上,撒在那块听证了我们青春岁月的大石头上。
这块大石头,立于中考前夕。在它的上面刻了“文化五中,幸福校园”八个大字,也刻了“2025届高三毕业生、2025届初三毕业生留念”的两行小字。
在学习百忙之中,我也会在周末来这里走走,脚步轻轻地,生怕惊扰了它。然后,静静地坐下,靠着它。脑海中却涌动着旧日万般光景,任一束斜阳轻轻抚摸着我的脸,感受着它带来的温和舒适,侧耳聆听着那块大石头“讲述”着它曾听我们讲过的故事,惬意地度过半个下午,看夕阳落霞。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校园对于我而言有了温暖的感觉。我只知道,自从有了它,这个校园在我心中变得更加美丽。因为,它记录了我美好的青春。
中考前,迫于升学的压力,我和晓阳埋头苦学。数理化,抓住一切时间刷题刷题再刷题;语英生,政史地,也把握所有的零碎时间背诵背诵再背诵。仍旧记得,我和他在这里晨读的黎明,昏黄的路灯下可以看见斑驳的树影,以及彼此被冻得通红的脸。清晨,携一阵清风踏进学校大门,远远地就望见了那块大石头,不禁放慢脚步,冲它微微一笑,更加坚定了心中的信念,又阔步前行。晚上,披星戴月,拖着疲惫的身躯跨出校门,也不忘回头一望,告诉它:“我今天努力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它听证了我和同学们的琅琅书声,听证了我们嬉戏的欢声笑语,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见证了这校园的美好的一切。
记得一个周末的下午,我们在纪念石旁休息。
“晓阳,你说,我们的未来将在何方?”
“随遇而安喽。”他平静地回答,此时一柱阳光正射在他脸上。朴实而平静的脸,更见一颗沉稳的心。而我,一遇到这种问题,就会想到毕业的种种离别,不由伤感。“哎呀,当然是我去哪,你就去哪,你看你,咱俩是兄弟嘛。”他轻轻地锤了我两拳,朝我笑了起来。我顿时打破脸上的阴沉,微露笑容。重重地点点头,“嗯,兄弟!”
夕阳照在那块大石头上,散射出金光闪闪,任凭我们一旁开怀嬉戏,它只是默默注视着。
火热的七月,毕业的季节,虽然当初的约定是那样的美好,但终究难逃分别的现实。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市里最好的中学,我们终不能一起奋斗。
现在,常常有本校原初三的学子在这里驻足,隐约中,我又看见了那时候我和晓阳的身影。而这些驻足的学子,是否也听到了这块美丽的大石头在讲述关于他们曾经的故事呢?
我想,肯定是有的。因为这块大石头铭刻着我们永恒的记忆,它见证了我们奋斗的青春,它记录了我们师生之情、同学之谊,它镌刻着我们对母校的感恩之意。它伫立在校门边的花圃上,这是我们唯一能够留下的不变的印记。
学校的美,并不仅仅在于校园风景之美,更在于人心之美。我们做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梦,为此而付出一点一滴的汗水。或许,光阴似箭,一去不回,而我们,却始终难以忘怀这美丽的校园,这让我们成长的母校——于都五中。这块纪念石,它将继续见证我高中的生活。我相信,有了它的陪伴,我将更加自信地迎接未来的人生。
【美在校园】
金秋暖和的阳光流淌在美丽的田野,迎着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我投入了她的怀抱——于都第五中学。我为自己能成为声名远扬的于都五中的一份子而无比自豪。
雄伟壮观,布局合理,文化气息浓郁,是她留给我最大的印象。
于都县第五中学座落在于都县城于银大道北侧,她依山傍水,交通便利,环境优雅。现在就让我领着你来参观我们美丽的校园吧!
走到学校正大门,你一定会被那长龙般的可移动铁栅栏吸引,那是我们的校门哩!校门右侧挺立着三座雄伟而漂亮的墙式雕塑,它就像三面迎风扬起的巨帆,满载着学子们驶往知识的海洋,帆上一竖儿雕刻着“于都第五中学”六个闪闪发亮的金字。
走进校门,往前走过一段宽敞的校园主干道,迎接你的是一座雄伟的主教学楼。它造型特别,由四座楼组合而成,就像一个大大的“山”平放在校园里,“山”的三竖分别是教学楼1、2、3栋,而“山”字底下的一横就是面向正大门的办公大楼。整座大楼高五层。湛蓝的玻璃幕墙,灰白色的外墙,碧绿的门窗,鲜红的条纹,组成了一座雄伟壮观,别具特色的大楼。
主教学楼前,主干道右侧,是宽阔的广场。广场面积近2024平方米,由彩色的水泥的水泥砖拼砌而成。广场的一侧,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同学们的自行车。另一侧,是体育活动和休闲的场所。同学们有的在广场上跑步,舒展筋骨;有的同学进行着精彩激烈的足球赛;有的在广场上散步,呼吸清新空气;有的……
广场右边是男生宿舍B栋。六层楼,每层楼有12个宿舍;深绿的门,雪白的墙壁,加上红色的拱形建设,多么美丽质朴!
宿舍后面是一块碧绿的草地,草坪上鲜花争奇斗艳,蝴蝶翩翩起舞,美丽极了!
草坪一面是女生宿舍A栋,也是同样的规模面貌,接着就是学校的食堂。
食堂是一座占地近1000平方米的两层建筑。里面灯光通明,整洁卫生,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套餐窗口有一台自动收费机,把校园卡往感应区上一置,它就收费完毕。
走出食堂,让我把你带到食堂侧面的宿舍D、C栋。它们都是六层楼,虽然尚未建好绿华带,不过它整齐统一的规划,是它最大的特点。宿舍天台上一个巨大、建设美丽的亭子。
宿舍后靠近围墙处有两个篮球场。篮球场每天都充满了活力。看,同学们在篮球场上龙腾虎跃,奔跑着、跳跃着……
现在让我领着你回到主教学楼,沿着一条与主干道垂直的校园干道,我们来到了教学楼4栋和实验楼这两栋。建筑与主干道平行,分别是六层和五层,中间隔着漂亮的绿化带。教学楼4栋的布局与六楼是相同的,有一点不同的是,五楼楼顶是一个巨大的基本亭式建筑,那是学校的会议室。
五中,孕育了一批批人才,可谓人才济济,人才辈出,今年高考,曹君同学以634分的高分荣登龙虎榜,被北京大学录取。
啊!五中,这就是我质朴美丽的学校。
【美在校园】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做生活的有心人,美丽的校园等待着每一个人去发现她的美。
提到于都五中,这个哺育我茁壮成长的校园,不敢粗浅地去描述她的美,因为我怕失去了她那厚重而深远的文化底蕴。我知道的只有:在她慈爱而瑰丽的怀抱中,我们一天天都在成长。这种成长,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成长。
五中的每一方面在我心中,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喜欢“五中人”的称谓,因为这有一种家的感觉,有一种心灵有了归宿的满足。
我喜欢穿着校服的感觉,我喜欢在别人面前说“我是五中人”。这一切都因为在五中,由着我深深景仰的人,有着温情的规章,有这刻骨铭心的生活……因为对这里每一件小事的喜欢,所以成了对五中的热爱。
我喜欢五中的老师们,因为他们为人师表,勤学不辍。
说到五中的老师,我内心有的是景仰。缺乏文采的我没法用华美的言辞去赞美他们,那一件件关于他们的事却无不时时萦绕在我心头。
我喜欢老师那慈爱的笑脸。其中杨校长自信,鼓励的微笑在我心中是最刻骨铭心的。杨校长体型较娇小,走路却很轻捷。每一次对他的目视,他那面带微笑的脸庞就会给我力量,没什么大不了,笑对人生。他没有一校之长的架子,眼神都是柔和,慈爱的,让我好生景仰。阳光的笑脸,是世界最美的笑脸。这是五中最独特的、最持久的美景。像一杯陈酿,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我也喜欢五中老师的背影。每次晨读,几个值日老师站在寒风中,也许天上还泛着几点星光,我不能忘记那背影。因为背影里隐匿的是责任,是关怀。每次回家,校门口都有着校领导,校老师为我们送行的背影。像母亲为孩子送行,心里装的满满的对学生安全的挂念。运动场上,元旦舞台上,抑或是食堂,老师们的背影都有着别样的魅力,他们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参与,什么是以德树人。
我喜欢五中的学生,因为他们阳光自信,团结友爱。
五中有成立很多社团,同学们都备有选择的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有画画,音乐,书法,体育等,他们都学自己一技之长。书法展,美术展与舞台表演都让我们大开眼界。运动场上矫捷轻盈的身影,不正是他们阳光自信的真实写照吗?
还记得那一次在食堂的感化。因为时间很敢,我不顾一切冲到食堂。匆匆要了一碗面,下一步是加调料。前面是一个初中部的小男生和一个个子大一点的女生。女生在前,男生在后。女生那一谦让举止,是我内心顿时平静了下来。五中,因为有这些同学,变得更美了。
我喜欢五中的每一方风景,因为身处其中,我就可以体会到幸福。
火红灯笼树梢挂。在元旦时,学校给绿树都挂上了灯笼,为节目渲染上了气氛。在我心里,那红的火,却是五中对学生的尊重,他没有因为学习,而剥夺孩子们节日的狂欢。且说,那艳的红,给人奋发向上的斗志。我喜欢五中的灯笼,它给我温馨,给我光亮。
我也喜欢五中的干净。那洁白明亮的教室是我们学习的乐园。因为有比较,所以倍感珍贵。还记得初中时的学校,陈旧的教学楼,我们并没有想象过什么是洁净明亮的教室。每次坐下座位,看到白的似雪的天光极,我就会被一种幸福感包围。此外,不妄同学们打扫的辛苦,每次在楼道里走的时候,我就会油然而生一份自傲感。同学们天天都会拖楼梯,可谓一层不染。这种感受的起源,是从那次会考以后产生的。真的,有了比较,你就会为你是一个五中人而倍感庆幸。
文化五中,幸福校园。寻寻觅觅,因为又有所发现,所以更加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