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节里的一份忧心

天安门广场的清晨,在太阳将要升起的时候,被一声声铿锵的脚步声,打破了宁静。脚步声出自国旗队士兵整齐的队伍,所有人看到他们都会油然产生出一种敬仰之情,这不仅仅是这个场面整肃壮观,更是出自于对国旗和军人的庄重与敬威。队样的整齐划一和士兵的刚健威美,点缀了天安门前亮丽的风采。队伍里的士兵有着一致相同的走势,手,交叉前后摆动,脚,先后向前迈进,从齐步走到正步走,直挺的身子,向着国旗升降的地方移动,行走摩擦出来的嚓嚓声,在同个时间、同个距离划响,尖脆、生畏,时而还会有嘹亮的数字口号声震荡在广场的上空。渐渐清晰的军绿颜色,在国旗的衬映下显得更加灿烂。士兵由肩枪行走变换成持枪立定,排开有序的队形,守卫在升国旗的周围,那里即刻成了神圣不可冒犯的地方。国旗,在护旗士兵的挥撒中,与东方的太阳一起冉冉升起。

此刻,我似乎听到了四面八方响彻的军号声,东海,南疆,西域,北关,中原,来自那些有军营的地方;此刻,我似乎听到了从南昌城里早早打响的枪声,砰砰,啪啪,哒哒,咝咝,噗噗,清脆而响亮;此刻,我似乎听到了解放全中国的冲杀声与军营里列队出操声的交响,冲啊,杀啊,立正,稍息,齐步正步跑步走,节奏紧凑而浑厚。

翻阅共和国的来历,其中“党指挥枪”、“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让我读懂了全部。共和国有党指挥枪才能打天下、得天下、守天下。倘若国家没有枪杆子,哪会成为怎样的一个样子呢?八国联军的践踏,会不会重蹈覆辙;“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会不会重蹈覆辙;“大东亚共荣圈”,会不会重蹈覆辙;四分五裂的混乱,会不会重蹈覆辙;百姓穷困潦倒,遭受欺凌、蹂躏、杀戮,会不会重蹈覆辙。我想,这必然是不喧而可知的。

从八一的枪声后,逐渐壮大起来的军事、军队、军人这杆枪杆子,已经铸就成了共和国的脊梁,成了共和国能够挺直腰板的支撑与底气。枪杆子的颜色是红色“八一”军旗,枪杆子的威力是震慑、拒敌于国门之外。军事的高超,军队的强大,军人的尊严,都是不可匮缺的。有人说,只要国家经济强大了,什么都不用怕,难道钱真的能使鬼推磨吗?国家的经济自然要强大,这不但惠及和保证百姓的福祉,同时也是发展和壮大枪杆子的基础,而枪杆子的真正目的也是为了保卫国家和民族的经济繁荣和人民的安居乐业。然而,不重视或者忽视枪杆子的建设,光凭经济发展,一旦战事来袭,你拿什么去抵挡,用钱能买到枪杆子吗!用钱能叫敌人止步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虽然,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问题会引发战争来解决。然而,我们不主张通过战争来解决争端,或者以强凌弱;我们真心希望的是共同和平和相互的友好依存。但是,和平并非是说来就来,你想和平就能和平的,也不是靠我们这些手无寸铁、没有军事头脑和技能的人来喊喊口号,搞搞游行,或者来点激情、血性的情绪,就能够得到和实现的。保卫和平最终还是需要有枪杆子,因为敌人也有枪杆子,所以这是马虎不得的事情。过去,因为敌人握有枪杆子,我们才拿起了枪杆子。现在,敌人还握着枪杆子,所以我们决不能放下枪杆子。

在自己对着自己的议论当中,我忽然感到有一种冷落的忧心浮起。今天,是“八一”建军节,点网查报,不要说头版头条,几乎没有文字上的节象气氛。为什么除了军人,或者曾经是军人,在记得和庆祝这个节日,而没有其他人的参与,是不是我们的新闻忽视了那些参与的人,或者说本来就没有其他人的参与;是不是我们老一代人遗忘了,还是新一代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处在幸福的人,而不去想幸福的来源,总让人感到有些冷漠、无情。那些地底下的英魂,不知道会不会也有如此的感叹!

真不如从国外传来的圣诞节、情人节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