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与通达
执着还是通达,是人们遇上事情时普遍的选择题。
西楚霸王项羽留下一句“无颜见江东父老”于乌江自刎,若他不是执着于“生亦为豪杰,死亦为鬼雄”,怎会不能通达于东山再起?刘封因遭忌被赐死,若他不是执着于傲慢难制,怎会不能通达于偏安一隅?陆游痛失唐婉儿,若他不是执着于愚昧的孝顺,又怎会不能通达于向前一步的勇气,与唐婉儿长相厮守?
红军长征时,博古等人军事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若他们不是执着于“左”倾主义,又怎会被中共中央革职?中东战争中,伊拉克的精锐军队土崩瓦解,若他们不是执着于生搬硬套,又怎么会不能通达于相机行事,转危为安?
他们在需要改变的情况下,不知灵活变通,一味的执着于墨守成规,选择了可以避免的死亡和悲伤。这是不变的他们换来的结果。
一天内,太阳自东而升由西而落,天上云朵卷起又舒展。一年内,悲欢离合异样人,阴晴圆缺一样月。鲜花从开放到凋零,又被潜入夜的春风滋润苏醒,花团锦簇;叶子由嫩绿到枯黄,跳舞般旋转着落入地上,化作春泥。这是大自然亘古不变的变化,也诠释了生命的无常。
韩信曾受过一粗鄙屠夫的胯下之辱,他不执着于自尊,而是通达于容忍。曹操煮酒论英雄,刘备曾瞒天过海,他吃惊曹操的英雄论,筷子落地,正逢雷鸣,用圣人之说巧妙掩饰,他不执着于原因,而是通达于回避。越王勾践曾不忘国仇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以图复国,他不执着于锋芒毕露,而是于通达韬光养晦。
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们学成归国,这不是执着于死读书,而是通达于报国家。周恩来面对“中国有多少钱”美国记者的犀利提问,睿智回答当时银行发放面额合计,这不是执着于直白,而是通达于婉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从点油灯走夜路,到彻夜灯火通明,这不是执着于负隅顽抗,而是通达于除旧布新。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以上种种例子表明,。循规蹈矩固然是好习惯,但通达遇事,随机应变;通达做人,标新立异。在通往成功之门的执着面前选择执着,在朝向未来而去的通达面前选择通达,你总会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