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天那边》观后感

这部电影的元素设定非常简单,一个僻远的小村庄,一群纯真的可爱的土生土长的孩子,一个朴素的老村长,一个只上过初中的罗老师(破锣),一个来自大城市的支教女大学生和她的男友……然而,就在这简单的元素之中,却夹杂了太多的矛盾,孕育了太多的纠葛,引发了我们太多的思考。

这是一部农村支教的片子,影片内容充满了关于理想、信念、善良的美好憧憬。罗老师操着一口湖南方言学英语、江可可满村偷鸡解馋等都是该片另人捧腹的片段。江可可的离开是一次小小的高潮,这一事件的发生引起观众,尤其是我们高中学生深入的思考——当理想和爱情碰撞,我们该如何取舍?影片中的许晓萌最终选择了留下,完成自己三个月的承诺,而当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是留下坚守自己的诺言?还是像江可可一样登上火车去一个更适合我们的世界?江可可没能而坚持到底,两人的爱情没有经得住考验。电影结尾也有点出乎观众所料,年轻的许晓萌支教完后回城找到工作,最后却再次回到那个贫困的地方,因为那里唯一的老师,也是已经和许晓萌结下深厚友情的罗老师,在一次为修建教室而挖泥的过程中遇到泥石流去世了。许晓萌最终长久地留下了,决定用她的青春和智慧帮助山里那一群贫困的孩子。

记得最深刻的是罗老师的那句话“你们城里的老师,来几天就拍拍屁股就走了……你们教的太好,你们走了,孩子们怎么办?……”是啊,一个许晓萌或许会改变这个小山村孩子们的命运,然而在中国,还有千千万万个这样贫穷的小山村,还有千千万万个期待着良好的教育,渴求知识的淳朴的孩子!贫富的差距,最终导致了教育的不平衡,这是何等的不公平。要改变这样现状,支教是远远不够的——但悲哀就悲哀在,我们现在只能依靠支教来尽我们的微薄之力,来稍稍改变这个被划分的世界。“天那边”的他们,何时才能真正和我们一起拥有这个美丽的世界,何时,才能和我们一样在蓝天阳光下快乐的成长?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觉得作为一名志愿者抑或一名老师,肩上的责任相当重,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得心应手的事情。影片中罗老师和许小萌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放弃的东西太多了,乃至生命和青春……

老师这个职业,是要用灵魂去实现的,孩子们会倾注他们成长过程中珍贵的感情,一个带给他们欢笑和知识的老师,将刻在他们心里,影响他们的成长。

也许没人会留意到一个毕业职教的老师,也许没人会关心山里渴望学习的孩子,也许——-也许,他们显得是那么渺小,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我们不会关注他们,可是当你到了天的另一边,一切都变了,没什么再比山区孩子们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更让人觉得珍贵的了。

《天那边》让我们的心底泛起涟漪,让我们想到:哦!还有这么一群人在大山深处,在贫困,偏僻的地方,给一群渴望学到知识,走出大山,摆脱贫穷命运的孩子上课,和他们做游戏,鼓励他们,爱护他们。希望国家重视一下边远地区的教育,让民主从实现教育公平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