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浅的海峡,深深的根

日前,台湾岛内一些别有用心者大肆叫嚣要“去中国化”,要让台湾脱离中华文化的影响。此种论调,凡稍有一点文化素养的人都可以看出其浅薄无聊,这种忘祖的心态更是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愤慨。须知,无根的云注定漂泊;无根的人群注定在文化心理上无所依着!

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生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历史的庄重,是不容任何人为割裂的。台湾岛自古与大陆隔海相望,台湾原住民与大陆同胞从未断绝过交往,无论是历史上时有帝王遣官吏清查台湾户籍的事实,还是家喻户晓的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都表明了两岸间交流的密切,文化上不容置疑的关联。因此,说中华文化是台湾文明的根理所当然。

事实上,两岸在民间习俗上,在文化心理定位等许多方面都是相通的。我们用同样的热情盼望一年一度的春节来临,用同样的期待在除夕夜守岁,用同样的虔诚在端午节划龙舟、祭奠屈原,用同样的相思守望八月十五的那轮明月,……所有的奶奶都讲着孟母三迁的故事,所有的母亲都教给她们的儿女一口响亮的中国话,所有的孩子都听着狼来了的故事长大。洋宅中不变的是中国情,洋装下不变的是中国心!台湾,的的确确是中华民族的儿子,中国文化是无论如何也洗之不去的烙印。如何能够“去中国化”?何人忍心斩断一脉相承的历史之根、文化之根?

台湾女作家三毛在她的书中说,唢呐是喧嚣的,红白喜事吹吹打打是中国的热闹;交响也是喧嚣的,各色乐器高低音调一起鸣响是西方的热闹。然而三毛愿沉醉在中国的热闹中却受不了交响的热闹。想来,这就是中华文明施予一个普通台湾人的影响吧,而这种影响,无论对民众个人,还是对整个台湾岛,都是一种深入到骨子里的胎记!

根深然后叶茂,源远而后流长,能够生而成为一个有着五千年修久历史的民族的后代,是幸运更是荣耀!

炎黄子孙是我们共同的名片,中华文明是我们民族自信心的源泉!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至于所谓“去中国化”谬论,滚到一旁哭泣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