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与柠檬》读后感
《柑橘与柠檬》描述的是一战时期英国小镇一个家庭的故事,以一位十七岁少年小托恬淡的口吻叙述往事,一夜时间点滴追忆与家人和哥哥查理朝夕相处的生活,以一个普通的完整的人和家庭投影大时代,谱写出了一曲完整的时代之音。
主人公小托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劳作人家。父亲因一场意外过早离世,温柔坚韧的母亲正直与爱支撑起整个家。大哥乔是智障儿,有一颗纯洁而向善的心。二哥查理是个传奇人物,他有一套属于他的人生哲学,不为世俗所迫,追求他认为是对的真理。
爱与哀愁始终陪伴着敏感多情的小托,书的前半部分用了大部分笔墨和色彩描绘了小托眼中的童年,偶尔伤感、恐惧,但因为有亲人朋友的爱,生活永远如柑橘与柠檬般色彩明调。书的后半部分,小托沉重的成人礼,战争给人带来毁灭。在战火中,小托对世界和自己有了更新的认识,他渐渐褪去了柔弱和怯懦,懂得坚强、担当和关怀,内心越来越强大。
(一)本书引人入胜的内容
一、爱的教育令人感动。母亲仁义之至,对于孩子们尊重宽容,温柔敦厚;对于生活的穷困变故始终乐观,支持查理保护退役的猎狗不顾违逆上校威胁。兄弟之情,查理和小托互相支撑。虽然他们爱着同一个姑娘茉莉,可是他们也深爱对方,他们是兄弟,是朋友,在同一条战壕里,他们还是战友,自获知茉莉与查理恋情起,小托一直倍受煎熬,但三人都隐忍彼此关爱着,关爱他人超越自爱。
二、本书从一个偏门角度提示战争的残酷。背景是一战期间英国曾以“懦弱或擅离职守”罪名而处决的英国士兵有三百人;法庭审判不超过二十分钟,没有证人,没有战后道歉。战争影响。善良正直查理,忠于自己,爱护家人的查理,因为不愿离开受伤的小托,也因为看出上司决断的鲁莽错误,而拒绝服从最后一个命令。被送上了军事法庭,整个审理过程是简单粗暴的,没有客观的证人,只有一面之词。因此查理被送上了断头台,执行刑法的是他的战友。战场与刑场可以相互比对,故事的后半段让我们感受过战场对人类肉体和心灵的摧残之后,把焦点转向了刑场——刑场带来的摧残似乎比战场更胜一筹。战争的残忍不仅是侵略者残忍,还包括对自己的军人执行不公判决的人更残忍。在战争中,人类的轻狂被轻易点燃,对于人性的尊重降低至虚无。
三、全文的线索是一首歌《柑橘与柠檬啊》。歌词是这样的:柑橘与柠檬啊,圣克雷蒙的钟声说。你欠我五法新,圣马丁的钟声说。你何时还我钱?老裴锐的钟声说。当我变有钱,雷诺地的钟声说。那会是何时?史代尼的钟声说。这我还不知,宝儿的老钟这么说………
小托的家可能什么都缺,可是唯独不缺爱,不缺这首歌。这首歌是大个儿乔的最爱,后来也是全家的最爱,从军期间始终伴随着查理和小托,无论是思乡时,鼓舞士气时,哀悼时……一起哼唱《柑橘与柠檬啊》,便能获得心灵上的宽慰,尤其是复杂困难的背景,与之强烈对照的是美好简单的希望和追求,足以成就力量之源。
(二)推荐理由
一、本书的是作者麦克·莫波格。他是英国最畅销小说家之一,英国三个获得“桂冠作家”荣誉的作家之一。生于1943年,极爱历史,一心渴望迷失在故事里。作品百余部,得奖无数。曾翻拍成电影、电视剧、舞台剧和歌剧。2024年获得两年一度的英国“童书桂冠作家”荣誉。
本书有很好的赞誉。2024年英国卡内基文学奖;2024英国红屋书奖;2024英国蓝彼得年度书奖;2024英国Blackwell网络书店读者永久五颗星好评图书。
二、是一本积极上进的书,在穷苦生活和战争状态的困境中,面对苦难和伤痛,选择坚忍,希望和困境始终并蒂而生。
三、全书贯穿对人性的尊重,崇尚宽容、热爱自然等珍贵品德,有大道至简至易的智慧。本能拒绝战争不愿入伍的查理和小托,放走小托的德国士兵,都是在不断质疑之后无比信仰“生”的人。个性人物善恶分明,查理、母亲和茉莉非常完美,童话特征明显,智障儿大哥乔总有类似阿甘的好运气和执着。
四、简易的符号最有想象空间,素朴的心灵才最敏锐。文字质朴,简洁优美。小说结构精巧,由时间和回忆组成,章节按时间分,十点五分、十点四十分……清晨差一分六点,小托在怀表旁守候着,等待着天明,读者终于随着小托的回忆,走回现实的当下,揭开故事的最终秘密……一夕回忆,从量变到质变,童年少年成年。
(三)本书局限
一、是译本的书名脱离原著思想,制造童话色彩。原版书名——《PRIVATEPEACEFUL》《二等兵皮斯佛》,它看上去似乎不如《柑橘与柠檬》符合畅销书的标准,但毫无疑问这才是最恰当的书名。
二、全书刻意追求唯美,作者麦克?莫波格(MichaelMorpurgo)英国最畅销作家之一,深暗文化市场需求,本书富涵畅销元素,可能引领流行,显得媚俗或造俗。如:两兄弟深爱着同一个姑娘茉莉这处情节类似《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的两兄弟;一首歌《柑橘与柠檬啊》如今年的贺岁片之一《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中有一首《左手和右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用,当然后者时间在后……
幸有彰显人性之美,立意不俗,自成体系可成独门功夫,组合技巧之中仍有过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