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自然
“雪亮的行刑刀在刽子手恶毒的面孔下反射着冷酷的光芒。三千太学生颤栗的跪影,一曲《广陵散》缠绵的滑音,在殷红色的遮掩下,渐渐模糊……”
近来,我总是作这样的梦。夫人说我有些累了,叮嘱我休息几天。可这怎么行得通呢?今天是李大人的五十寿辰,再过四天是王大人的独子的大喜日子……想在北宋朝廷里坐稳,不依靠这几位重臣是不行的。
冥冥中听到一个苍老的声音:“走进自然吧!”
时间描绘着月亮在空中的姿态。对镜自顾,我发觉到自己的变化。无疑地,我的殷勤得到了朝廷内外所有重臣的一致好评,仕途亨通,可不知为何,胸腔里的那颗心猛然坠上了重量,脸上的肌肉僵硬得似乎只能挤出一个谦卑的假笑。忽然有些羡慕梦中的那个超然物外的嵇康,而我却不能像他一样自在地活着,不是不愿意,而是不敢。我的心却一再怂勇我去他的竹林欣赏他的美景。
漫步在竹林里,已是月上柳梢头的时间,困意萌生的我不假思索地在附近一间无人居住的竹屋里和衣而睡。
清晨,睁开眼,看到横竖叠错的二十八根竹子间漏下几十孔暖橙色的阳光。屋里有些潮湿的味道,空气中也似乎夹杂着隐约的花香。我仿佛看到那位令后世景仰的高人煨着一壶春茶,点着几柱檀香,在茶香与轻烟的朦胧间奏起那曲失传的“广陵散”,淡淡地笑着,独向寒风。远方,青山无语,深潭无波,天地间的一切回归于自然静谧之中……我第一次感觉到,在自然中演绎生命竟是如此简单而美好,不必顾虑复杂的人际关系,满可以撕下堆积的讪笑用真实的目光迎接这个世界的阳光。
此刻,我的心竟是如此平静,洗去了尘世的顾虑与杂信念之后,我终于明白了“走进自然”的意义所在:
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然地生活,让真正的自己展现出来,自然是一大人生快事了。
【走进自然】
九寨沟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景区,它被人们称为童话世界。它之所以有这样的誉称,是因为古人曾经说过:“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九寨因水而闻名。
九寨的水如银链,似彩虹,四季的变换让它染上了斑斓的色彩;九寨的水如镜面,似玉盘,千年雪山不老松映衬在水中;九寨的水如巨浪,似银河,珍珠滩诺日朗飞漱其间。
九寨的水随处可见,九寨的美随处可寻。随着观光大巴沿着“丫”字的景区游览,一路上镜海、五花海、熊猫海,每个海子都有自己美丽的风光,每个海子都有自己动人的传说。车停在了芦苇海,芦苇海的湖面上有数不清的芦苇,芦苇随着柔波轻轻地摇动它那娇羞的脑袋,和远方的雪山蓝天交相辉映,真是一幅绝美的风景画!
这时我看到芦苇间有几个黑色的物体在穿梭游动,进而我发现有更多的黑色的东西在湖底游动。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群黑色的小鱼。我问旁边的旅客,他说这叫高山鳟,只有芦苇海有这种小鱼。我不禁纳闷了,在这初春时节,九寨沟主峰的积雪刚刚熔化,流入各个湖泊,因此水温十分的低。那么这么低的水温,鱼怎么生存呢?我这样想着,手伸进水中,果然水温低的就像能把手冻结一样。
我继续看,突然几只小鱼忽上忽下的游水,还不时的冲上水面跳跃起来,又不时绕着芦苇飞快的游动,所有的鱼没有一刻是停下来的。我忽然明白了,原来让这些鳟鱼能在这种严寒的原因是它们一直在不停的运动产生热量。我更深刻的理解了“生命在于运动的意义”,对于这些鱼来说,如果不运动那就会被冰冷的水吞没。
看着远方还未完全熔化的雪山,我的心中顿时升起了一种豪迈的情感。大自然像是一个灵巧的画笔,用它那五彩的颜料创作了这样的人间仙境。大自然还是一个哲学家,一个深沉的老师,它教会了生物包括人类如何生存,也帮助了生物一代代的繁衍下去。啊!大自然多么伟大。面对这样一个大自然,我们人类又有什么理由去破坏它,伤害它呢?
美丽的大自然,神奇的九寨沟,我还会来看你的!
【走进自然】
自然是一朵花,散发香气,让你回味无穷;自然是一株草,昭示生命,让你感慨万分;自然是一条瀑布,飞流直下,让你有无限遐想;自然是……
元稹行于田园古道,享受自然的稍纵即逝。秋风习习,南去的大雁在流连地嘶叫着。那座菊花丛中的房子,是这秋天中独特的一景。成群的蜜蜂,成对的蝴蝶,绕园而舞。一朵朵耀眼而又朴实的菊花在蝴蝶与蜜蜂的映衬下,显得十分温馨。是啊,在这片片黄叶的秋天里,菊花的盛开便是花仙子最后的魔术了。
白居易游在广阔草原,感受自然的顽强生命。春风徐徐,湍急的溪水在欢快地奔跑着。那平坦的大地上的点点绿色,是这春天中美好的开始。那是草,那是生命,经过冬天的磨砺,它又坚强地站了起来。一个亮点,一片绿色,逐渐变成整个墨绿,不管多大的困难,它都会迎着春风抬起头来,甚至是一把野火,也无法动摇它的顽强。
李太白玩于秀美庐山,体会自然的雄壮气势。紫烟袅袅,悠然的烟气在缓缓地移动着。那瀑布悬挂于陡崖之上,是这庐山中最壮观的景致。在遥远的天边,白云与山头接壤的地方,一江春水滚滚而来。陡然下降,江水一泻千里,与突石相撞,溅起千层水花,在空中飞舞、嬉戏。那悬崖高达数千丈,难怪李白高声呼:“疑是银河落九天”。
自然是广大的,也是渺小的。它是一群蝴蝶,是杜甫独步江畔品出“留连戏蝶时时舞”的美好;它是一只飞鸟,是刘长卿送上人叹出“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的清高;它是一匹老马,是姚合临马写出“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的惆怅。
走进自然,无须太多顾虑,只要深入其中,静静地看、闻、感,便可以领略到世人所领略不到的神奇与魅力。
【走进自然】
又是那轮明月,又是那阵清风,又是那杯浊酒,高台上,饮酒对月酌,是仙境漂渺,是月宫梦游。那是一股惆怅,对于人生的一种自责自问,只是没有传响的应答。苦苦追梦,却只留下几杯浊酒与那樵苦的面容,自感自叹“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又是那方桑田,却已野草丛生,晨露沾衣,打理荒草,苦中的心慰是一种对于自然的纪念与祷告,是一种崇敬的情愫,漾然于心头,菊中秋日,风景无限,抬头望见南山,一次对自然的崇拜陶醉,多少次梦中田园,多少次花草思念,多少次自然的呼唤与吸引。只为一次对自然的仰慕,与喧闹的远离,回归一种同佛的五蕴皆空与清新自然,这便是一种竹之情缘,分外清高,气节高远,潇洒于世外,是一种无源的快乐与悠然。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何等的超脱,如此的快活,简直是仙人般的无拘无束。
自然是一种心态,平静的心情,心境如水,偶尔也荡出几尾涟漪,如此的优雅,仿佛一位姑娘,那样的活泼可爱,亦像一位垂暮的老人,有着不与世争平和平静,归于自然的超凡,有着为老子所言的“万物轮回,吾以观复”的超凡,看破一切无尘的暮气。
自然是一种境界,包容着万物,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自然亦是包容了万物才变着伟大,而万物也因在自然之中而变得升华。世界万物相依相偎共存万世,而变得华美典雅而丰富多姿。
又是那轮明月,又是那样清风,又是那颗青竹,又是那片仙境漂渺……。
【走进自然】
大自然的邂逅,是内心的徘徊。
当年,王维在大漠留下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诗句;杜甫在临江远望时写下了“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千古佳句;苏轼在徜徉西湖时发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感慨。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大自然的魅力而倾倒,似乎大自然的每一个角落,也都留下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足迹。
如今我漫步山林,潺潺的流水,柔和地淌过水中小块的礁石发出极为动听的滴答声,这是大自然的召唤!我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惊喜。我蹲下身子,用手舀起一泓清泉,任它在我的手中轻轻地滑落,在指尖上滴下,带着丝丝眷恋及倾诉,打在水面上,于是水中的我的面影便在一阵极小的涟漪中支离破碎。耳旁的音乐也是如眼前景色一样柔和的,我仿佛置身于仙境,这里没有尘世的喧嚣和世俗的勾心斗角,一切的显得如此安宁,祥和,自然。弦声依旧,如我的心绪般纷飞、沉沦。我也不禁飘飘然了。
忽的,音乐浑然变得壮阔起来了。我站起身,乘一叶小舟,徜徉于碧波之上,穿行于青山绿水之间,游离在无边的秀美之中。我仿佛成了又一个陶渊明,在世外桃源中享受这世间最美的景色,朝看旭日东升,暮观夕阳西下,这是何等的飘逸和脱俗!我突然觉得我在大自然面前是何等的渺小,被周围无边的美景所淹没。但我丝毫不在意。我爱自然,正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复杂而简单的情愫。我不感到孤独,我想我已经融入了大自然,与亘古不变的大自然一起,迷失在树的年轮中,一圈圈地重复、循环。到这里,我的视野一下子变得很大,而不再仅仅存在于一个躯壳内,而是变成了大自然的一石一木,变成一段涓涓的流水,我找不到自己了。
大自然的重复、循环就是这样无休止的,就如同溪流汇入大海,再通过雨水回到小溪。子曰:“生无所息。”人生却亦是如此。有人说,人生的耕耘不过是一场拼死的徒劳,一次苦行的跋涉,我们来到时不带来任何东西,我们离去时也带不走任何东西,无论生前多么辉煌,离开后也不过是一具尸体、一盒骨灰。历史长河漫漫,我们总是扮演了一个匆匆的过客,无法停留,只有随着河流不断地向前漂泊,直至死去。但大自然用它独特的美告诉我们:来过了,美过了,就足够了。
人们麻木于尘世的忙碌,不妨在闲暇之余抛却世俗杂念走进自然,在世界最美的地方小憩,陶冶自己的情操,感悟人生的哲理。
船猛地晃了一下,我才醒了。周围的水声滴滴答答,我坐起来,拔掉耳机,坐在船头,静静地听着这人间最后一方净土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