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
青春是“红波浪,浸透孤独的桨”,真实的青春没有逆袭。
“逆袭”一词出自日语,原指网络游戏中玩家在逆境中反击成功,现释义为扭转局势,反守为攻。
当比尔。盖茨辍学逆袭为亿万富翁,当李安二度落榜后逆袭为华人导演界的翘楚,当孟非从接待员逆袭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主持人”,成功,似乎变得太过简单。
逆袭,需要坚守的信念,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而亡秦族。林肯,他曾形容自己的童年为“一部贫穷的简明编年史”。成为美国总统之前,他失败了十一次,而后其废奴隶制,维护南北统一,被《泰晤士报》评为“最伟大的总统”。褚时健,颇有争议的“中国烟草大王”,曾因为贪污受贿被处以无期徒刑。一失足成千古恨,社会舆论的压力,内心的谴责仿佛无尽的黑暗逼迫着这位七十一岁的老人。刑满释放后,淡泊了名利的褚时健同老伴承包了一片荒山,物美价廉的“褚橙”出现在了各大商场的货架上。
他们坚守初心,从卑微的身份,数次失败和人生的污点中逆袭成功。
逆袭,还要踏实的行动。
欧洲,“人好像一只表,以行动定其价值。”蒙古族,“君子看自己的行踪,孔雀看自己的花翎。”维吾尔族,“骏马要看它的前胸,人要看他的行动。”
李时珍踏遍山川,访遍百草,才著成《本草纲目》;马云,从海博翻译社到阿里巴巴网站,从对互联网一窍不通到开创“互联网第四模式”,马云从来都是贴着地面往上爬;爱迪生实验了1001次,终于发明钨丝灯泡,点亮了世界;狄更斯每天怀揣笔记本观察行人。作为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幽默大师,他揭露了经济繁荣下底层人民所受的压迫。
爬上金字塔顶的只有鹰和蜗牛。没有努力,谈何逆袭?
逆袭,也要不可少的机会。1793年,拿破仑在进攻土伦战役中抓住机会,一战成名,为后来登上权力巅峰奠定基础。吴鼎民,在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中抓住机会,是“做出突出成绩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毛遂,自荐,留下“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机会,就是那么一点儿火侯。抓住了,才能逆袭。
“逆袭”,一个多么诱惑的词语。当你有了坚守的信念,踏实的行动,不可少的机会时,也许你还要像刘备一样礼贤下士,像曹操一样果断隐忍,甚至要有个三国乱世供你驰骋。逆袭,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谁不曾有过轻狂的梦?然而,真实的青春没有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