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照亮未来》读后感

美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已由应试教育阶段的空喊口号,变得真切而实在起来。翻开民国八大教育家经典文选——《教育照亮未来》,感受美育的首倡者和奠基人蔡元培的美育教育思想,在感慨其对中国教育的卓越贡献的同时,更感到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我们不仅要对未来的建设者进行智力启蒙,向他们传授建设社会主义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要考虑教育美育的现实作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中学生不乏对美的追求,但在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他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认识上的偏差,往往只注重于浅表层的外在美,而不善于发现深层次的内在美。他们往往认为仪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广泛复杂而又深刻的涵义。部分男生崇拜韩国明星,性格呈女性化趋势,而缺少了应有的阳刚之美,部分女生涂脂抹粉,穿奇装异服,缺乏了应有的青春自然之美。他们崇尚美、追求美,却几乎认识不到内在的心灵美和气质美的魅力,认识不到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积累对于形成内在美的必要性和恒久作用,认识不到内在美较之于外在美更深沉、更具有魅力,认识不到内在美是外在美的灵魂和本质。

由此,对中学生进行美育,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是迫切的,也是必要的。

就学校而言,应将美育贯穿在各项活动中。学校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场所。首先,学校必须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在遵纪守则中发现美、体验美。中学生正处于可塑性极大的阶段,“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因此,我们必须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来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帮助青少年一代树立起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健康的审美观,使之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通过文艺、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师生间的交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更多课本上无法找到的知识与修养。

就教师而言,应将美育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担当者传授知识的重任,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自身的表率作用,不断磨练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奋发图强,先成人后成才。要对一些丑的现象进行批评、纠正,宣传美的意识与思想,让学生去掉那些不好的习惯。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而在此基础上与学生多沟通,去发现学生内心深处的想法,把美育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将美育渗透进课堂,这样的教学才能够完美。

就家庭而言,应将美育融入到平常生活中。家庭是学生美育的直接课堂,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美育老师,家长的言谈举止对学生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长应当主动配合学校和社会做好学生的品行教育工作。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向学生灌输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让孩子养成吃苦耐劳、奋发向上、遵纪守法,尊敬他人的优良品质;要在衣食住行,待人接物中,引导孩子逐步认识到内在美与外美的统一。

总之,美育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情操,并且能够在成长中历练自己的人格。学生的美育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这需要学校、老师与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以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教育思想为指引,不断去发现美,创造美,培育美,让美育育出更多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