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观后感

作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入殓师》被父亲下载确始终搁置在电脑的某个硬盘中未去欣赏,其中大部分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片子所涉及的内容。今年6月,我偶然在豆瓣网上看到了该片的预告,感觉并没有片名所带来的恐怖感,反而是幽默、温馨且感人至深的。在看完整部影片,哭掉几张纸巾后,我觉得还是非常值得推荐的,所以就告诉了几个同事。同事们的反应大多相同:啊,听说是挺好看的,但是我没敢看。我为他们感到深深的惋惜,因为这的确是部画面唯美,内涵深刻的佳片!

这部影片虽然主要是描述死亡,但死亡在片中不再是黑暗,绝望,而是新的旅程。入殓师的工作就是在一定的仪式流程下,将逝者在家人面前还原成活着时的样貌,让家人送他们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程。这些逝者生前有各种各样的身份、背景,有母亲,父亲、孩子,有叛逆的少女,有喜扮女装的男人,然而,入殓师在对待他们时,都给人一种无比神圣,安详的感觉,让逝者有他们在人世间最后的尊严。就如火葬场的老人所言:“死亡就像一道门,穿过这道门,就进入了另一道旅程。作为守门人的我,每到按下燃烧按钮的一刻,都会对逝者说,一路走好,后会有期。”

当然,影片还反映了其他一些现象。男主人公原先是大提琴手,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大提琴,但并不是出于自己的喜好,而是由于父亲喜欢。他当时向女主人公求婚时的誓言是“带着大提琴环游世界”,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原先就没有什么天赋的男主人公始终徘徊在大提琴演奏的二三流,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乐队,贷款买了一把好琴,却因为经济不景气,百姓没有能力支付音乐会门票,而乐队又经营不善而宣布解散。没有其他技能,只会拉大提琴的男主人公面对现实生活,不得不将大提琴出售,并从生活成本过高的东京搬回山形老家。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去面试才发现是入殓师这个行当。和大多数人一样,男主人公对这个行当也是相当的排斥,但面对优渥的薪酬,迫于生活压力,他还是接受了这份工作,但不对任何人提及。男主人公的妻子在知晓他的工作后,告诉他如果不辞去工作,她就回娘家直到他辞职。

现实生活中,对于遗体化妆师等工作,许多人是相当排斥的。在入殓师上映后不久,我在《七分之一》节目中看到一些龙华殡仪馆的遗体化妆师,有的已经到了适婚年龄,有的甚至是大龄女青年及离婚妇女,但是至今单身,因为前男友或前夫的忌讳。虽然片中男主人公的妻子感受到他为何要从事这一行业的原因,并接受了这个行业,但影片往往还是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的。

片中将死亡与诞生完美的结合了起来,就在结尾,男主人公在为已逝的父亲做法时,从父亲手中看到了小时候自己给父亲的石头,他将石头放在妻子手中,并用手包住妻子拿石头的手放在妻子的小腹上,那腹中是他们未来的孩子。虽然人已经逝去,但是对于孩子的爱却会一直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