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明 <明>
1483~1521
明代文学家。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今属河南)人。幼聪慧﹐20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因上书指控奸宦刘瑾﹐被免官。正德六年复职﹐十二年升吏部员外郎﹐十三年迁陕西提学副使﹔十六年病故。
何景明性耿介﹐鄙荣利﹐对当时政治黑暗不满。在《玄明宫行》等诗中讽刺了皇室的奢欲和刘瑾的用权﹔在《盘江行》等诗中揭露了官军屠掠人民的罪行﹔在《兴隆祀丁曲》﹑《罗女曲》﹑《平坝城南村》﹑《偏桥行》等诗中﹐描绘了他行经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情风物。这些诗都具有一定的人民性。
何景明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在"七子"中﹐他的地位仅次于李梦阳﹐"天下语诗文﹐必并称何﹑李"(《明史?何景明传》)。他也主张文宗秦﹑汉﹐古诗宗汉﹑魏﹐近体诗宗盛唐。他在《述归赋》中披露自己的文学思想是"于古人之文﹐务得其宏伟之观﹐超旷之趣"﹔"不坠古人之余烈"。这在打击明代前期盛行的台阁体诗文及八股文上﹐有一定积极作用。正德年间﹐他这种主张产生颇大影响﹐"四方学士感愿知先生﹐车马填门巷"(《何大复先生年谱》)。但他的复古主张单纯从形式上着眼﹐并未注重继承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使文学创作走上错误倾向。因此﹐他的大多数作品思想平庸﹐艺术上缺乏特色。着有《大复集》38卷。
何景明的诗词
- 鲥鱼
- 侠客行
- 秋江词
- 还至别业(四首)
- 长安
- 咏怀(四首)
- 车遥遥
- 晚出左掖简薛君采
- 过宗哲故宅
- 题严内翰赐扇
- 秋夜
- 出城赠韩子
- 城东泛舟
- 长安柳
- 还至别业(四首)
- 独立
- 玉泉
- 客至
- 过寺访以行
- 送韩汝庆还关中
- 秋日杂兴(四首)
- 游猎篇
- 送崔氏
- 岳阳
- 艳曲(二首)
- 题苏子瞻游赤壁图
- 雨夕行
- 月潭寺(二首)
- 盘江行
- 寄易内翰
- 竹枝词
- 送吕子
- 白雪曲(二首)
- 云溪驿
- 岁晏行
- 赠边子
- 病后
- 青石崖栈(秦中)
- 同崔子送刘以正还关中
- 独漉篇
- 艳曲(二首)
- 拟古(四四)
- 瑶瑟怨
- 咏怀(四首)
- 寄三子诗
- 平溪
- 中元节有感
- 秋日杂兴(四首)
- 枣下何纂纂
- 平坝城南村(三首)
- 大祀
- 华容吊楚宫
- 秋日杂兴(四首)
- 月潭寺(二首)
- 闻雁
- 咏怀(四首)
- 诸将入朝(四首)
- 西郊秋兴(四首)
- 咏怀(四首)
- 秦人洞
- 度河
- 点兵行
- 诸将入朝(四首)
- 平坝城南村(三首)
- 九日同马君卿任宏器登高
- 平坝城南村(三首)
- 送杨太常归省(二首)
- 顾内翰约看花城南寺病目不赴
- 还至别业(四首)
- 玄明宫行
- 西郊秋兴(四首)
- 西郊秋兴(四首)
- 诸将入朝(四首)
- 八月二十八日子容过对菊
- 夜
- 长歌行赠旺兄
- 汝庆宅红菊
- 镇远
- 与孙戴张三子纳凉
- 刺促篇
- 古怨诗
- 诸将入朝(四首)
- 发京邑
- 长安驿
- 崔生行
- 吹笛
- 雨夜似清溪
- 送杨太常归省(二首)
- 汝济夜过同以行对菊花
- 乐陵令行
- 宫词
- 还至别业(四首)
- 白雪曲(二首)
- 西郊秋兴(四首)
- 出阁过勤甫省中
- 秋日杂兴(四首)
- 武昌闻边报
- 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