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 <元>
(1287--1359) 元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 、梅花屋主等,诸暨(今属浙江)人。出身农家,白天放牛,晚至佛寺长明灯下读书。后从韩性学。试进士不第,即弃去,读古兵法。曾游大都(今北京),泰不花荐以词馆职,不就。归隐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朱元克婺州(路治今浙江金华),授以谘议参军,旋卒。工画墨梅,学扬无咎,花密枝繁,别具风格,曾用胭脂作没骨梅,亦佳妙。又善写竹石。兼能刻印,以花乳石(青田石一类)作印材,相传由其创始。其诗多描写隐逸生活,也能反映人民疾苦,语言质朴,不拘常格。所著有《竹斋集》。
王冕的诗词
- 梅花
- 题申屠子迪篆刻卷
- 金陵怀古
- 建康层楼
- 别金陵
- 遇昭瑞宫次韵 其一
- 遇昭瑞宫次韵 其二
- 悼达兼善平章
- 寄天台丁仲容
- 发古塘
- 徐竹隐
- 听秋轩
- 送边伯京之闽
- 漫兴 其一
- 漫兴 其二
- 漫兴 其三
- 寄东邻唐彦常
- 漫兴 其一
- 漫兴 其二
- 漫兴 其三
- 悼止斋王先生 其一
- 悼止斋王先生 其二
- 悼止斋王先生 其三
- 即事 其一
- 即事 其二
- 纪梦
- 会友
- 过渔浦
- 即景
- 送宇文子贞
- 次韵 其一
- 次韵 其二
- 雨中遣兴 其一
- 雨中遣兴 其二
- 雪后
- 满目青山轩
- 次韵
- 竹西轩
- 江月楼
- 林壑亭
- 送僧归闽
- 秋晚即事
- 有怀
- 客兴
- 怀古
- 下直沽
- 登竺峰
- 过武塘
- 怀古
- 云门山图
- 寄吴道子
- 看山
- 异乡
- 寄恢长老
- 雨中
- 送噩长老
- 庚辰元旦
- 立春日
- 九日书怀
- 秋兴 其一
- 秋兴 其二
- 水竹居
- 送本中上人
- 太平兴国寺锁翠轩
- 答客问
- 过□陵
- 次答王敬助
- 听雪轩
- 次韵全忠斋
- 偶成 其一
- 偶成 其二
- 湖上书所见
- 送颐上人归日本
- 送钦上人
- 答贾太初
- 送僧归中竺
- 过京口
- 次王元之武平寺诗
- 玄真观
- 过沧江
- 与王德强
- 松风阁次韵
- 过徐州洪至丰沛作
- 新店道中 其一
- 新店道中 其二
- 楚汉两城
- 次韵
- 寄张贞居
- 曲江春望图
- 谢林彦广惠酒
- 济川阻雪九月二十七日客况 其一
- 济川阻雪九月二十七日客况 其二
- 济川阻雪九月二十七日客况 其三
- 济川阻雪九月二十七日客况 其四
- 季札墓
- 临清阻雪 其一
- 临清阻雪 其二
- 次韵答崔元初
- 闲题
- 题赵松雪关北小景图
- 都城暮春
- 送僧游五台
- 莫处士悼诗
- 送王克敏之安丰录事
- 扬州成元章居竹轩
- 山水图
- 水竹亭
- 重午次韵敬常叶公
- 楼观
- 金水河春兴 其一
- 金水河春兴 其二
- 刘商观奕图石刻本
- 金水河
- 南城怀古 其一
- 南城怀古 其二
- 读史
- 题王有恒山房
- 送日侍者游两府兼柬丁仲容先生
- 隐居偶成
- 次申屠子迪韵
- 即事
- 有感
- 偶成 其一
- 偶成 其二
- 偶成 其三
- 偶成 其四
- 偶成 其五
- 偶成 其六
- 偶成 其七
- 送五台长老
- 寄题梅
- 寄陆高士
- 清明后日
- 三茅观
- 悼白云
- 送人北上
- 湖上闲步
- 喜白发
- 秋夜偶成 其一
- 秋夜偶成 其二
- 秋夜偶成 其三
- 秋夜偶成 其四
- 秋夜偶成 其五
- 秋夜偶成 其六
- 九里山中 其一
- 九里山中 其二
- 九里山中 其三
- 山水图
- 感怀
- 寄王秋泉
- 题米元晖画
- 山水图
- 过扬州
- 送薜府判之广东
- 悼王济川处士
- 秋夜燕山旅舍偶成寄林致和
- 寄友
- 偶成
- 己丑二月三日大风雨雪 其一
- 己丑二月三日大风雨雪 其二
- 今时
- 四月十二日书怀
- 春日即事
- 别友
- 感怀
- 招隐卷
- 寄李子粲
- 有题
- 送圭玉冈
- 送杨义甫访云林子
- 醉贤图
- 送僧归钱塘
- 梅竹轩为杨君道赋
- 舜江楼
- 曲江春望图
- 申屠子迪游兰亭次韵答之
- 送沙学正归松江
- 偶书
- 杂兴
- 送汪掾史
- 挽吴孟思
- 题金陵
- 游临江寺
- 花竹
- 偶成
- 归来
- 寄徐仲几
- 次申屠子迪韵 其一
- 次申屠子迪韵 其二
- 次申屠子迪韵 其三
- 次申屠子迪韵 其四
- 答王聘君 其一
- 答王聘君 其二
- 愁重
- 次韵答樊山 其一
- 次韵答樊山 其二
- 次韵答樊山 其三
- 次韵答樊山 其四
- 次韵答王敬助 其一
- 次韵答王敬助 其二
- 次韵答王敬助 其三
- 次韵答王敬助 其四
- 次韵答王敬助 其五
- 次韵答王敬助 其六
- 忆王子正
- 有感
- 中秋次韵答太虚
- 九日有怀
- 吉祥草
- 解闷 其一
- 解闷 其二
- 解闷 其三
- 解闷 其四
- 归来 其一
- 归来 其二
- 归来 其三
- 送云屋僧
- 村居 其一
- 村居 其二
- 村居 其三
- 村居 其四
- 八盘岭
- 村居 其一
- 村居 其二
- 村居 其三
- 村居 其四
- 宋郊台
- 感慨 其一
- 感慨 其二
- 感慨 其三
- 感慨 其四
- 黄牛山
- 福胜山房
- 次古诗韵 其一
- 次古诗韵 其二
- 次古诗韵 其三
- 次古诗韵 其四
- 次古诗韵 其五
- 重过戴氏居 其一
- 重过戴氏居 其二
- 重过戴氏居 其三
- 雨后
- 槿花
- 客边 其一
- 客边 其二
- 客边 其三
- 客边 其四
- 客边 其五
- 次韵答申屠子迪府推
- 十二月三日对月
- 见雪
- 客况
- 对酒
- 送客
- 寄友
- 夜坐
- 会友
- 送大机上白云 其一
- 送大机上白云 其二
- 掩关
- 寄存道崔隐君
- 旅次
- 对景
- 漫兴 其一
- 漫兴 其二
- 漫兴 其三
- 漫兴 其四
- 过水南
- 春晚客怀 其一
- 春晚客怀 其二
- 春晚客怀 其三
- 春晚客怀 其四
- 春晚客怀 其五
- 春晚客怀 其六
- 春晚客怀 其七
- 世情
- 竹冠
- 客情
- 归家
- 示师文 其一
- 示师文 其二
- 独宿
- 种茄
- 访旧游
- 偶书 其一
- 偶书 其二
- 独坐
- 归来
- 石湖寺 其一
- 石湖寺 其二
- 泊瓜洲 其一
- 泊瓜洲 其二
- 泗上
- 沽亭道中 其一
- 沽亭道中 其二
- 南阳闸下
- 绿水
- 闸上 其一
- 闸上 其二
- 守闸
- 汶上舟行
- 新店道上
- 不饮
- 船上
- 汶上 其一
- 汶上 其二
- 暝色
- 客思
- 龌龊
- 潇洒
- 次致和韵
- 日晚
- 庆寿寺 其一
- 庆寿寺 其二
- 渭河道中 其一
- 渭河道中 其二
- 渭河道中 其三
- 渭河道中 其四
- 泊聊城
- 南归
- 庚寅春二月三日甲子大雨雪
- 有感 其一
- 有感 其二
- 雨过 其一
- 雨过 其二
- 闰七月二十三夜记梦诗 其一
- 闰七月二十三夜记梦诗 其二
- 舟中杂纪 其一
- 舟中杂纪 其二
- 舟中杂纪 其三
- 舟中杂纪 其四
- 舟中杂纪 其五
- 舟中杂纪 其六
- 舟中杂纪 其七
- 舟中杂纪 其八
- 舟中杂纪 其九
- 舟中杂纪 其十
- 元日示师文
- 遣兴 其一
- 遣兴 其二
- 遣兴 其三
- 遣兴 其四
- 水竹
- 屋隅樱桃伐去老干而生新枝能实可爱
- 山药
- 漫兴 其一
- 漫兴 其二
- 漫兴 其三
- 漫兴 其四
- 漫兴 其五
- 漫兴 其六
- 漫兴 其七
- 漫兴 其八
- 漫兴 其九
- 漫兴 其十
- 漫兴 十一
- 漫兴 十二
- 漫兴 十三
- 漫兴 十四
- 漫兴 十五
- 漫兴 十六
- 漫兴 十七
- 漫兴 十八
- 漫兴 十九
- 怀乡
- 即事 其一
- 即事 其二
- 晚眺 其一
- 晚眺 其二
- 秋吟 其一
- 秋吟 其二
- 幽居次韵
- 甲午年正月初四日得春
- 春寒
- 山阴水村 其一
- 山阴水村 其二
- 雪晴
- 纸衾
- 丙申元旦守母制因感而作
- 寄申屠佥事
- 山中杂兴 其一
- 山中杂兴 其二
- 山中杂兴 其三
- 山中杂兴 其四
- 山中杂兴 其五
- 山中杂兴 其六
- 山中杂兴 其七
- 山中杂兴 其八
- 山中杂兴 其九
- 山中杂兴 其十
- 山中杂兴 十一
- 山中杂兴 十二
- 山中杂兴 十三
- 山中杂兴 十四
- 山中杂兴 十五
- 山中杂兴 十六
- 山中杂兴 十七
- 山中杂兴 十八
- 山中杂兴 十九
- 山中杂兴 二十
- 幽窅
- 基址
- 示师文
- 写怀
- 安分
- 题青田山房
- 丁酉岁元日九里山中
- 立春八日
- 自咏
- 重阳
- 有感 其一
- 有感 其二
- 有感 其三
- 有感 其四
- 忆张彦威御史
- 送太上人之四明
- 对雨 其一
- 对雨 其二
- 对雨 其三
- 对雨 其四
- 对雨 其五
- 竹图
- 怀人
- 有感
- 感怀
- 今朝
- 偶书
- 梅花易洞为胡伏臣赋
- 蚕作茧
- 竹梅幽禽
- 留题悠然阁
- 山中
- 南风热
- 遣兴 其一
- 遣兴 其二
- 感怀 其一
- 感怀 其二
- 感怀 其三
- 感怀 其四
- 感怀 其五
- 感怀 其六
- 感怀 其七
- 感怀 其八
- 感怀 其九
- 感怀 其十
- 秋怀 其一
- 秋怀 其二
- 秋怀 其三
- 秋怀 其四
- 秋怀 其五
- 秋怀 其六
- 秋怀 其七
- 秋怀 其八
- 秋怀 其九
- 秋怀 其十
- 秋怀 十一
- 秋怀 十二
-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一
-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二
-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三
-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四
-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五
-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六
-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七
-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八
-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九
-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十
- 孤梅咏
- 琴鹤二诗送贾治安同知 其一
- 琴鹤二诗送贾治安同知 其二
- 初夏闲兴
- 墨萱图 其一
- 墨萱图 其二
- 离别吟
- 读五柳先生传
- 李侯 其一
- 李侯 其二
- 鸜鹆谣
- 猕猴
- 伤亭户
- 有感
- 怀友
- 自感
- 送李德仁归济南乡试 其一
- 送李德仁归济南乡试 其二
- 画猫图
- 颖语次杨廉夫进士古声韵
- 仁风
- 凤凰台
- 对菊
- 题凝雪水仙图
- 杂吟 其一
- 杂吟 其二
- 杂吟 其三
- 心远轩
- 耕读轩
- 冀州道中
- 历枣强县
- 山中作寄城中诸友
- 自崔镇至济州人情风俗可叹三十韵
- 葛仙翁移家图
- 孙元实春游图
- 四牧图戴嵩画
- 夏节士
- 送沙德润之焉城
- 曹云西画山水图
- 赠写照陈肖堂
- 水仙图
- 棠梨白练图
- 芦花道人换被图
- 秋山图
- 关无咎游金陵兼简丁仲容隐君
- 松雪画马图
- 江山渔隐图
- 送暨阳同知
- 钱塘纪行
- 漆树行
- 草堂
- 雪中次韵答刘提举
- 江南妇
- 送人上燕
- 陌上桑
- 大醉歌
- 江南民
- 花驴儿
- 过山家
- 宣和殿画水仙鸲鹆图
- 喜雨歌为宋太守赋
- 送林叔大架阁上京
- 题墨梅送宋太守之山东运使
- 有感
- 题陈象贤竹素图
- 寄太素高士
- 寄昱东明
- 悲苦行
- 猛虎行
- 劲草行
- 赠蒋清隐
- 送元本忠北上
- 有感
- 虾蟆山
- 金陵行送余局官
- 天台行
- 索笋长句寄傅隐君
- 望雨
- 感竹吟
- 结交行送武之文
- 谢友惠温生笔
- 谢曹隐君惠扇歌
- 赠杨仲开画图引
- 贾浪仙骑驴图
- 柯博士画竹
- 秋夜雨
- 送章德远教官自湘湖归慈湖
- 送欧阳彦珍归杭
- 赵千里夜潮图
- 明上人画兰图
- 古时叹
- 送汪用衡北上
- 老柏图为张心田赋
- 云麓渔舟图
- 对月
- 芙蓉山雉图
- 题温日观蒲萄
- 息斋双竹图
- 题金禹瑞画松图
- 张御史西山雪堂
- 司马氏藏唐子华山水扇画
- 题夏迪双松图
- 题魏仲远筠深轩
- 对景吟
- 卫生画山水
- 五马图
- 吹箫出峡图
- 关河雪霁图为金陵王与道题
- 樊笼雀
- 庐山行送行
- 孤松叹
- 痛哭行
- 苦寒作
- 送吴瑞卿归武昌
- 送黄叔源之甘肃州尹
- 柯博士竹图
- 题画兰卷兼梅花
- 喜雨歌赠姚炼师
- 白云歌为李紫□作
- 剑歌行次韵
- 船上歌
- 吴姬曲 其一
- 吴姬曲 其二
- 吴姬曲 其三
- 吴姬曲 其四
- 吴姬曲 其五
- 吴姬曲 其六
- 村田乐祭社图
- 红梅翠竹山雉图
- 饭牛图
- 盘车图
- 庐陵
- 徙马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