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角儿 亳社观梅 晁补之 宋
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占溪风,留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直饶更、疏疏淡淡,终有一般情别。
【注释】
【注释】①毫社:指毫州的祠庙。此词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作者从齐州知州贬为毫州通判。
②直饶:即使。
【评解】
上片写梅花色香,用重句而略更数字,两联似对非对,遣词灵动。下片以山桃作比,更托出梅花高洁标格。词人亦寄托了自己的志趣和情操。
【集评】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晁无咎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所为诗余,无子瞻之高华,而沉咽则过之。
张尔田《忍寒词序》:学东坡者,必自无咎始,再降则为叶石林,此北宋正轨也。
《宋史·文苑传》:补之才气飘逸,嗜学不知倦,文意温润典缛,其凌丽奇卓,出于天成。
--引自惠淇源《婉约词》
--------------------------------------------------
【注释】
盐角儿:词牌名。
亳(bó)社:指亳州(今安徽亳县)祭祀土地神的社庙。
花中奇绝:花中奇物而绝无仅有。
骨中香彻:梅花的香气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
堪羞损、山桃如血:可以使那红得似血的山桃花羞惭而减损自己的容颜。堪,可以,能够。
直饶更、疏疏淡淡:即使枝叶花朵再疏淡。从然,即使。
终有一般情别:终究另有一种情致(非其他媚俗之花可比)。
【古诗今译】
花开的时候象雪,凋谢的时候仍然像雪,在百花之中的确是绝无仅有。散发出来的清香不在花蕊,也不在花萼,而是从骨子里飘荡出来的,清香透彻。
占尽了从小溪吹来的轻风,留住了小溪中的明月,使那红得似血的山桃花也羞惭得减损了自己的容颜。即使仍然花影稀疏清香淡淡,终究另有一种非其他媚俗之花可与之相比的情致。
【赏析】
晁补之(1053—1110年),字无咎,自号归来子,北宋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著名文学家。元丰二年(1079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诗文都很出名。
这首词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作者从齐州知州贬为毫州通判之际,是一首咏物之作。作者通过对梅花的色、香、形的描写,赞美梅花的骨中香彻与别有情致。
上阙:写梅花如雪的颜色与透骨的清香。
“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三句集中笔墨,用重复叠句而略更数字的方法极写梅花颜色的奇绝。突出了梅花颜色的与众不同。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透彻”三句与前三句运用了相同的表现手法,写出了梅花与众不同的另一个方面——香,告诉人们,梅花的清香不是从花蕊散发出来的,也不是从花萼散发出来的,而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突出描写了梅花的香彻透骨的特点。与“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联系起来看,上下两联似对非对,遣词灵动,看似无意,实则工于运笔。
下阙:以山桃作比衬,刻画梅花神韵和品格。
“占溪风,留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运用对比的手法,以山桃花衬托梅花非凡的神韵。梅花非但独占了小溪的轻风和明月,还将那鲜艳无比的红红的山桃花羞怯惭愧得减损了几分颜色,可见梅花的气质和神韵的超凡脱俗。
“直饶更、疏疏淡淡,终有一般情别”,写梅花的另一大特点,纵然枝叶花影稀疏,清香淡淡,最终还是别有一番媚俗之花所不能与之媲美的超凡情致,枝疏有疏落横斜篱落之韵,香淡有清香淡雅之美,这便是梅花高洁的品格。
在这首咏梅词中,词人写的是梅花的非凡的神韵和高洁的品格,实际也是自己所向往的人格的写照,词人在梅花的高洁的品格中寄托了自己的志趣和情操。
晁补之 其他诗词:
- 胡戢秀才效欧阳公集古作琬琰堂
- 次韵提刑毅甫送茶
- 酬李唐臣赠山水短轴
- 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
- 祷雨宿九曲池上三首
-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
- 和王拱辰观梨花二首二
- 寄怀八弟三首
- 送曹子方福建转运判官二首二
- 和答鲁复一高士
- 次韵答秦觏见赠
- 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
- 题惠崇画四首夏
-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
- 澶守谏议韩寿祷雨有应
- 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
- 皖口寄怀前太平守陈公度
- 自画山水寄正受题其上
- 送直阁杜君章守齐
- 谢王立之送蜡梅五首
- 次韵信守李秬二首一
- 次运都尉王晋卿天驷监邂逅作兼呈坐客
- 拟古六首上鲜于大夫子骏其六生年不满百
- 和关承议彦远水乐
- 赴广陵道中三首
- 马当风涛中
- 赠许体之
- 大孤山祠
- 题工部文侍郎周翰郭熙平远二首一
- 巳卯六月赴上饶之谪醇臣以诗送行次韵留别
- 送君
- 家池雨中二首一
- 复用前韵赠祠部陈元舆
- 陪发运右司叔父集金山次韵
- 省曹梦游山示无斁
- 陌上花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