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南宋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
①元夕:旧历正月十五无肖节。②宝马雕车:装饰华华丽的马车。
③凤箫:排箫,箫管排列参差如风翼,故名。
④玉壶:比喻月亮。
⑤鱼龙:拽鱼灯,龙灯。
⑥盈盈:形容女子仪态美好。
⑦千百度:千百次,千百遍。
⑧蓦然:忽然。
⑨阑珊:零落、冷清。
【译文】
东风仿佛吹开了盛开鲜花的千棵树,又如将空中的繁星吹落,象阵阵星雨。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职如风萧和玉壶在空中流光飞舞,热闹的夜晚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晶莹多彩的装扮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容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我寻找她千百次,都见不到,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她立在灯火深处。【赏析】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词作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词从开头起“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本词描绘出无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本词有寄托,可谓知音。上片与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辛弃疾 其他诗词:
- 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 答余叔良和韵
- 贺新郎 别茂嘉十二弟,鹈鴂、杜鹃实两种
- 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 和赵茂嘉郎中双头芍药二首
- 御书阁额
- 贺新郎 用前韵再赋
- 清平乐 忆吴江赏木樨
- 和杨民瞻韵
-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 鹧鸪天 戊午拜复职奉祠之命
- 贺新郎 题傅岩叟悠然阁
- 夜游宫 苦俗客
- 题鹤鸣亭
- 重午日戏书
- 鹧鸪天 不寐
- 丑奴儿 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 蝶恋花 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 临江仙 停云偶作
- 清平乐 题上卢桥
- 喜迁莺 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
- 虞美人 赋虞美人草
- 唐河传 效花间体
- 定风波 三山送卢国华提刑,约上元重来
- 卜算子 用韵答赵晋臣敷文,赵有真得归.....
- 水调歌头 九日游云洞,和韩南涧尚书韵
- 菩萨蛮 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 书渊明诗后
- 感怀示儿辈
- 偶题
- 鹤鸣亭绝句四首
- 木兰花慢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有赋待
- 念奴娇 重九席上
- 题金相寺净照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