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 刘禹锡 唐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
独坐亦含嚬。
【赏析】
这是刘禹锡在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所作之词。词人运用拟人手法,将人情物态糅为一体,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从而将抒情主人公的惜春、伤春之情巧妙的烘托出来。“春去也,多谢洛城人”起句似有突兀,让人不易理解,及至看了下文,才恍然大悟。原来“春去也”是抒情主人公即下文那个“独坐亦含嚬”的洛城少女的慨叹之词。她一边惋惜春天的归去,一边又觉得春天对她来说也有无限依恋之情。她仿佛看到,春天在归去的当儿,还向她殷勤致意,恋恋不舍的道别。“去也”一词,感情色彩极浓,词人用拟人手法将春天人格化,写出它不忍离去又不得不离去的无奈。
“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两句,词人仍用拟人手法,描绘出了树木花草与春天的惜别之情:柔弱的柳条随风轻摇,不胜依依,恍如一位妙龄女子正挥手举袖与春天作别;碧绿的兰草沾满露珠,晶莹闪光,好似少女在款款惜别之际泪洒罗巾。“举袂”、“沾巾”都是抒情主人公的想象之辞,正因为她惋惜春归,因此才觉得周围的客观景物也好像同她一样扼惋叹惜。总之,词人不写人惜春,却写春恋人,这样将抒情主人公的惜春之情写得婉转有致,耐人寻味。
“独坐亦含嚬”,由此词人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惜别之人——洛城少女。这时,洛城少女正独自端坐在花尽春空的庭院,嚬眉蹙额。由词中这一“亦”字可知此刻的她无论是独吟、独赋,还是独思、独坐都无法排遣内心满腹的愁绪。想必旖旎的春光曾带给她无限的欢乐或者说曾激励她憧憬美好,但是如今春阑花谢,欢乐已成为过眼烟云,理想也最终落空,因此洛城少女只能徒然地对物伤怀,黯然伤神罢了。总之,此句以人惜春收束全词,更加增添了全词的抒情色彩。
纵观全词,词人巧借抒情主人公的惜春之情,从而寄托了自己盛年难再,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的喟叹之情,由此使得全词情调哀婉,充溢着一种淡淡的哀愁,然而又不流于绮靡。
刘禹锡 其他诗词:
- 扬州春夜,李端公益张侍御登段侍御平路密县
- 句
- 酬窦员外郡斋宴客,偶命柘枝因见寄,兼呈张
- 酬仆射牛相公,晋国池上别后至甘棠馆,忽梦
- 句
- 洛滨病卧,户部李侍郎见惠药物,谑以文星之
- 酬仆射牛相公,晋国池上别后至甘棠馆,忽梦
- 赴连州途经洛阳,诸公置酒相送,张员外贾以
- 答张侍御贾喜再登科后,自洛赴上都赠别
- 吴方之见示听江西故吏朱幼恭歌三篇,颇有怀
- 城内花园颇曾游玩,令公居守亦有素期,适春
- 碧涧寺见元九侍御和展上人诗,有三生之句因
- 燕尔馆破,屏风所画至精,人多叹赏题之
- 元和甲午岁诏书尽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
- 逢王十二学士入翰林,因以诗赠
- 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
- 南海马大夫见惠著述三通勒成四帙,上自邃古
- 元和癸巳岁仲秋,诏发江陵偏师问罪蛮,徼后
- 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
- 牛相公见示新什,谨依本韵次用以抒下情
- 乐天少傅五月长斋,广延缁徒谢绝文友,坐成
- 和乐天闲园独赏八韵,前以蜂鹤拙句寄呈,今
- 令狐仆射与余投分素深,纵山川阻修然音问相
- 令狐相公见示新栽蕙兰二草之什,兼命同作
- 遥贺白宾客分司初到洛中,戏呈冯尹
- 和陈许王尚书酬白少傅侍郎长句,因通简汝洛
- 和仆射牛相公以离阙庭七年班行亲故亡殁,十
- 和仆射牛相公追感韦裴六相登庸,皆四十余未
- 裴相公大学士见示答张秘书谢马诗,并群公属
- 浙东元相公书叹梅雨郁蒸之候,因寄七言
- 张郎中籍远寄长句,开缄之日已及新秋,因举
- 南海马大夫远示著述,兼酬拙诗,辄著微诚再
- 酬窦员外郡斋宴客,偶命柘枝因见寄,兼呈张
- 乐天以愚相访沽酒致欢,因成七言聊以奉答
- 寄和东川杨尚书慕巢,兼寄西川继之二公,近
- 乐天示过敦诗旧宅有感一篇,吟之泫然,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