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公院五咏·禅堂 柳宗元 唐
发地结菁茅,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洞如,鸟飞无遗迹。
【注释】
① 菁茆:即青茅。②虚白: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虚白暗指禅堂,堂为环山所抱,意谓心境清静无欲。
③忘机:李白诗“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忘机客,谓重巽。
④有:《大日经疏》:“可见可现之法,即为有相。”《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⑤空:《大乘义章》:“空者,理之别目,绝众相,故名为空。”照空,针对“有”而感受“有即是空”。照,观照、照见之意。
⑥万籁:各种自然之声响。缘,因缘,梵语尼陀那。佛教以为森罗万象皆由缘而生。
⑦窅然:怅然。庄子《知北游》:“夫道,窅然难言哉。”《逍遥游》成玄英疏:“窅然者,寂寥,是深远之名。”
⑧心境:境,指心所攀缘处。心、境本同一而无区别。
⑨鸟飞句,《涅槃经》:“如鸟飞空,跡不可寻。”《华严经》:“了知诸法性寂灭,如鸟飞空无有跡。”
【译文】
选择吉地用青茅盖成禅堂,青山团团围住虚白的建筑。山花飘落在幽静的门前,忘机的禅客在禅堂端坐。
涉及了有并非有意去取得,观照于空也不用去解析。
天地万籁都有缘而生,喧闹当中也有深深的沉寂。
心与物境本同一而无区别,正象鸟飞不留任何痕迹。
【赏析】
《禅堂》写的是三堂之一的“禅堂”。而在写作上稍有变化,先是描写:“发地结青茆,团团抱虚白。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象是一特写镜头,刻画出“禅堂”的特点:青茅盖成的禅堂,青山团团围住虚白的建筑。然后,由外及内,由物及人,山花飘落在幽静的门前,禅堂中坐着忘机的禅客,突出了禅客。禅客也自然包括诗人。中间一层,用禅语叙说对佛学的理解:涉及了有并非有意去取得,观照于全也不用去解析。天地万籁都有缘而生,喧闹当中有深深的寂静。对佛理的理解比较深透,是禅客(诗人)进入禅堂的收获。最后二句:“心境本同如,鸟飞无遗迹。”表现了空有双亡、心境如一的境界,使诗意得到升华。柳宗元 其他诗词:
-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
- 田家三首
- 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
- 桂州北望秦驿,手开竹径至钓矶,留待徐容州
- 朗州窦常员外寄刘二十八诗,见促行骑走笔酬
- 再至界围岩水帘遂宿岩下
- 杨尚书寄郴笔,知是小生本样,令更商榷使尽
- 奉和杨尚书郴州,追和故李中书夏日登北楼十
- 零陵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
- 巽上人以竹闲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 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
-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
-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
-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梁之余,保荆衡巴巫,
- 奉平淮夷雅表·方城,命愬守也。卒入蔡,得
- 奉平淮夷雅表·皇武,命丞相度董师,集大功
- 种朮
- 茅檐下始栽竹
-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 送元暠师诗
- 田家(三首其三)
- 田家(三首其二)
-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三)
-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二)
- 春怀故园
- 省试观庆云图诗
- 掩役夫张进骸
- 咏荆轲
- 咏三良
- 咏史
- 感遇二首
- 读书
- 饮酒
- 闻黄鹂
- 龟背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