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少侯 李商隐 唐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候。
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
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
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注释】
(1)富平少侯:即西汉的张放。他母亲是汉成帝的姊妹,妻子是许皇后的侄女,年少时他就袭封了富平侯的爵位,深受汉成帝的宠信,给以侍中、中郎将等高官。(2)七国:汉景帝时,吴、胶西、楚、赵、济南、淄川、胶东等七个分封的诸侯国发动叛乱。这里用来指统治阶级的内乱。三边:幽州、并州和凉州。汉代匈奴贵族常侵扰这些地方。这里用来借指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统治者的侵扰。这句说,国家的内外都还没有发生祸乱,所以他一点儿也不发愁。
(3)银床:指把手及支柱上镶银的井上辘轳架。这两句说:他成天打鸟玩,抛掉的金弹丸不计其数;可是看到井上有镶银的辘轳架,却又觉得可惜。
(4)彩树:比喻华美的灯。古时富贵人家用的灯有所谓九枝灯、百枝灯等名目,灯柱上的分枝很多。
(5)错落:形容位置交错。这句说,华丽的灯象是盛开的彩树,灯火如同无数明珠在闪烁。
(6)绣檀:指纹理美丽的檀香木。
(7)雕锼(shōu):镂刻。这句说,用檀香木作枕头,四周镂刻了反复回环的花纹,好似精美的玉雕一样。
(8)当关:看门的人。
(9)不报:指不去向主人通报。一作“莫报”。
(10)侵晨客:清早来的客人。
(11)莫愁: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洛阳女儿名莫愁”。作者在这里是有意借用这个现成名字,来和首句“七国三边未到忧”相照应。
【赏析】
这是作者早年写的一首政治讽刺诗,借咏史讽刺现实。据史书记载,汉成帝刘骜(ào)与富平侯张放在一起鬼混,常便服出游,自称“富平侯家人”。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登基,也是只知享乐,穷奢极欲,不理政事。作者这首诗不仅揭露了当时一些豪门贵族的骄奢淫佚生活,而且也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最高封建统治者。李商隐 其他诗词:
-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
- 大卤平后移家到永乐县居,书怀十韵寄刘韦二
- 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乐,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
- 四年冬以退居蒲之永乐,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
-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
- 寄和水部马郎中题兴德驿,时昭义已平
- 题道静院,院在中条山,故王颜中丞所置,虢
- 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时蔡京在坐,京曾为
- 故番禺侯以赃罪致不辜,事觉,母者他日过其
- 南山赵行军新诗盛称游宴之洽,因寄一绝
- 所居永乐县久旱,县宰祈祷得雨,因赋诗
- 和韦潘前辈七月十二日夜泊池州城下,先寄上
- 永乐县所居一草一木无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
- 十字水期韦潘侍御同年不至,时韦寓居水次故
- 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
- 马嵬二首
- 谢先辈防记念拙诗甚多,异日偶有此寄
- 魏侯第东北楼堂郢叔言别,聊用书所见成篇
-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
-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
- 富平少候
- 无题二首
- 无题二首
-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 马嵬
- 无题二首(其二)
- 无题(二首其二)
- 春光
- 句
- 游灵伽寺
- 木兰花
- 定子
- 清夜怨
- 垂柳
- 安平公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