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黄庭坚 宋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著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赏析】
据此词原序所说,这首《菩萨蛮》当是戏拟王安石集句诗之作。开首二句以极自然轻盈的笔法描绘了一幅闲适悠雅的溪桥野渔图。一片氤氲迷蒙的山岚水雾中,是烟是雨,叫人难以分辨,真是空翠湿人衣。溪边桥畔,有渔翁正醉酒酣睡,四周阒无声息,没有人来惊破他的好梦。“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化用杜甫“无人觉来往,疏懒意何长”(《西郊》)和“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二首》)这句诗。两句诗不仅从字面看放这里十分熨贴,而且从原作的意境看,也与这首词情相合,更重要的是通过这诗句的媒介,将读者导向了杜甫的诗境,这些诗境又反过来丰富了这首词本身的意蕴。这样便活画出整个风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春世界。
“江山如有待”为作者移用的杜甫《后游》中的诗句,作者向往大自然的美好,却推开自己不说,而从对面着笔,将自己热烈的感情移植到无生命的江山自然上,通过拟人化的描写,表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那种人与自然交流相亲、物我不分的情感意绪。这样,词上下片意境相应,只将前面“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词意发展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作者自然地想到了开隐逸风气的陶潜,遂又随手拈来了杜甫的另一句诗“此意陶潜解”(《可惜》),将自己对山川自然的企慕之意,又落实到对这位抛弃荣利的田园先哲的景仰上,从而挑出了全词隐逸的主题。
杜甫感叹生不逢时,恨不能词的最后二句“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接住杜甫“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杜甫《可惜》)诗意,表明自己的态度,他不学杜甫的感慨而是步先哲的后尘。作者决心归隐,但到底去何方,却无可告,不过如随之而去,一定会明白他的踪迹。这一结语将上面贯串下来的情志意趣,结束得非常工稳,飘逸而含蓄。
这首词全靠直接剥录他人诗句而成,虽非作词之正道,却也颇有移花接木之妙。
黄庭坚 其他诗词:
- 满庭芳 茶
- 谒金门 示知命弟
- 和王观复洪驹父谒陈无己长句
- 读谢安传
- 弈棋二首呈任渐
- 和文潜舟中所题
- 流水
- 题高节亭颂
- 谢张宽夫送{左木右上凶乂换※下ハ夂}耳颂
- 清江引
- 虎号南山
- 和王明之雪
- 题高君正适轩
- 蓦山溪 赠衡阳妓陈湘
- 品令 茶词
- 题归去来图二首
- 题归去来图二首
- 弈棋二首呈任渐
- 虞美人 宜州见梅作
- 清凉国师真赞
- 定风波 次高左藏使君韵
- 采菊
-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 阮郎归 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
- 秋思寄子由
- 谢张宽夫送(左木右上凶乂换※下ハ夂)耳颂
- 字颂
- 残句:百家传本略相似
- 阻水戏呈几复二首
- 阻水戏呈几复二首
- 阻水泊舟竹山下
- 阻风铜陵
- 阻风入长芦寺
- 走答明略适尧民来相约奉谒故篇未及之
- 走笔谢王朴居士拄杖
- 邹松滋寄苦竹泉橙麴莲子汤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