鷢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集韻》、《韻會》𡘋居月切,音厥。
《說文》:白鷢,王鵙也㊟。
《廣韻》:鷢,一名楊鳥,善捕䑕。
《爾雅・釋鳥》:楊鳥,白鷢㊟。〔註〕似鷹,尾上白。韓愈〈送文暢(北遊)〉詩:飄然逐鷹鷢。
音又,《廣韻》、《集韻》、《正韻》𡘋其月切,音𧤼──義同。
《說文》白鷢,王鵙也。
謹照原文鵙改鴭。
《廣韻》鷢,一名揚鳥。
謹照楊鳥二字乃鸉字之譌。謹照原文改爲白鷢一名鸉。
《爾雅・釋鳥》楊鳥,白鷢。
謹照原文楊鳥二字改爲鸉字。
注解
〔鷢〕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中,康熙部首是鳥部。
〔鷢〕字拼音是jué,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厥、鳥。
〔鷢〕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ué] ⑴ 〔白~〕一种鸟,即“白鹞子”。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