鱒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才本切;《集韻》、《韻會》:粗本切,𡘋蹲上聲。
《說文》:赤目魚也。
《爾雅・釋魚》:鮅,鱒。〔註〕似鯶子赤眼。〔疏〕鮅,一名鱒。陸璣《草木蟲魚疏》:鱒似鯶魚,而鱗細於鯶,赤眼。
《詩・豳風》:九罭之魚,鱒魴。〔傳〕大魚也。
音又,《五音集韻》:士晚切,音撰。又,柱兗切,音篆──義𡘋同。
音又,《廣韻》、《集韻》、《韻會》𡘋徂悶切,音鐏──魚名。又,魚入泥。
音又,《五音集韻》:士戀切,音饌──義同。
注解
〔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中,康熙部首是魚部。
〔鱒〕字拼音是zū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魚、尊。
〔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ūn] ⑴ 见“鳟”。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