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胡講切;《集韻》、《韻會》、《正韻》:戸講切,𡘋學上聲。
《說文》頭後也。
《釋名》:項,确也,堅确受枕之處。
《儀禮・士冠禮》:緇布冠缺項。〔註〕缺讀如有頍者弁之頍──緇布冠無筓者,著圍髮際,結項中,隅爲四綴,以固冠也。
例又,冠後爲項。
《儀禮・士冠禮》:賔右手執項。〔註〕項,結纓也。
例又,國名。
《春秋・僖十七年》:夏滅項。〔註〕項國,今汝隂項縣。
《前漢・地理志》:汝南郡縣,項故國。
例又,《唐書・西域傳》:党項,漢西羌別種。
例又,姓。
《韻會》:本姬姓國,齊滅之,子孫以國爲氏。
《史記・項羽本紀》:項氏世世爲楚將,封於項,故姓項氏。
例又,大也。
《詩・小雅》:四牡項領。〔傳〕項,大也。〔箋〕但養大其領,不肯爲用。
音又,《廣韻》:古音胡孔切,鴻上聲。張衡〈西京賦〉:鮪鯢鱨鯋,修頟短項;大口折鼻,詭類殊種。
《儀禮・士冠禮》緇布冠缺項。〔註〕缺讀如有頍者弁之頍,緇布冠無筓者,著圍髮際,結項中,隅爲四綴,以固冠也。
謹按著字下脱頍字,今照原文增入。
《廣韻》古音胡孔切
謹按胡孔切語見唐韻正非廣韻也。今將廣韻古音胡孔切改爲唐韻正古胡孔切。
注解
〔項〕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頁部。
〔項〕字拼音是xià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工、頁。
〔項〕字造字法是形聲。从頁,工聲。从頁,與頭有關。本义是脖子的後部。
〔項〕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iàng] ⑴ 頸的後部,泛指脖子⑵ 量詞,分類的條目,⑶ 錢款,經費⑷ 數學用語,代數式中不用加、減號連接的單式,如「3a²;b,ax²;」。⑸ 姓。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