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敷空切;《集韻》、《韻會》:敷馮切,𡘋音豐。
《集韻》:周文王所都。
《左傳・昭四年》:康有酆宮之朝。〔註〕酆,在始平鄠縣東,有靈臺,康王於是朝諸侯也。
例又,國名。
《左傳・僖二十四年》:畢原酆郇,文之昭也。
例又,姓。
《左傳》有酆舒。
例又,水名。
《後漢・馮衍傳》:西顧酆鄗。〔註〕酆鄗,二水名。
〇〔按〕《詩・大雅》「作邑于豐,豐水東注」、《書・武成》「王來自商,至于豐」俱作豐,後人加阝作酆,無二義。
注解
〔酆〕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酆〕字拼音是fē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豐、⻏,五行属水。
〔酆〕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fēng] ⑴ 〔~都( dū )城〕迷信传说指阴间。⑵ 姓。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