邶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集韻》、《韻會》:蒲昧切;《正韻》:步昧切,𡘋音佩。
《說文》:故商邑,自河內朝歌以北是也。
《詩・邶風・小序》:武王克商,分朝歌而北謂之邶。
音又,《集韻》:補昧切,音背──齊地名。
《左傳・襄二十八年》:齊與晏子邶殿其鄙六十,與商之邶名同地異。
例《廣韻》同「鄁」。
注解
〔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邶〕字拼音是bè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北、⻏,五行属水。
〔邶〕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èi] ⑴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