跲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正韻》:古洽切;《集韻》、《韻會》:訖洽切,𡘋音夾。
《說文》:躓也。
《禮・中庸》:言前定則不跲。〔疏〕言得流行,不有躓蹶。
《爾雅・釋言》:𨂬,跲也。
音又,《廣韻》:居怯切;《集韻》:訖業切,𡘋音劫。
《博雅》:代也。
音又,《廣韻》:巨業切;《集韻》:極業切,𡘋音㭘。又,《集韻》:訖立切,音急──義𡘋同。
注解
〔跲〕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足部。
〔跲〕字拼音是jié,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𧾷、合。
〔跲〕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ié] ⑴ 绊倒:“鼠前而兔后,趋则~,走则颠。”⑵ (蹄)趾:“得白骡,蹄~都白,日行二百里。”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