趯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以灼切;《集韻》:弋灼切,𡘋音躍。
《說文》:踊也。
《前漢・李尋傳》:涌趯邪隂。〔註〕師古曰:趯,與躍同。
《後漢・班固傳》:南趯朱垠。〔註〕躍也。
音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他歷切,音逖──跳貌。同「䢰」。
《詩・召南》:趯趯阜螽。〔傳〕躍也。〔釋文〕趯,託歷切。
《博雅》:趯趯,跳也。
注解
〔趯〕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走部。
〔趯〕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ì、yuè,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走、翟。
〔趯〕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ì] ⑴ 〔~~〕跳跃的样子,如“~~阜螽。”⑵ 汉字书法「八法」之一,即「钩」。㈡ [yuè] ⑴ 同“躍”。跳跃。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