諝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正韻》:私呂切;《集韻》、《韻會》:寫與切,𡘋胥上聲。
《說文》:知也。
《廣雅》:哲也。
《玉篇》:才智之稱也。陸機〈辨亡論〉:謀無遺諝,舉不失策。〔註〕諝,智也。
例又,《正字通》:詐也。
《淮南子・本經訓》:比周朋黨,設詐諝,懷機械巧故之心,而性失矣。
例又,《廣韻》與胥同。
《周禮・天官冢宰》:胥十有二人。〔註〕胥讀如諝,謂其有才知爲什長。
音又,《廣韻》:相居切;《集韻》、《韻會》、《正韻》:新於切,𡘋音胥──義同。
例《字彙補》譌作[⿰言⿱巴月]、𧫐,𡘋非。
注解
〔諝〕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諝〕字拼音是x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胥。
〔諝〕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ū] ⑴ 见“谞”。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