謮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集韻》、《韻會》:側革切;《正韻》:側格切,𡘋音責──怒也、讓也。
《㴑原》與責同。
例又,人名。汝謮。見《宋史・宗室表》。
音又,《集韻》、《類篇》𡘋士革切,音賾──大呼也。與嘖同。
注解
〔謮〕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謮〕字拼音是zé,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責。
〔謮〕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é] ⑴ 同“嘖”。大呼。《説文•口部》:“嘖,大呼也。或从言。”⑵ 同“責”。責讓。《廣雅•釋詁二》:“謮,讓也。”⑶ 怒。《廣雅•釋詁二》:“謮,怒也。”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