詧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楚八切;《集韻》、《韻會》、《正韻》:初戛切。𡘋與察同。
《說文》:言微親察也。
《史記・秦本紀》:繆公與由余曲席而坐,問其地形與兵勢,盡詧,而後令內史廖以女樂二八遺戎王。韓愈〈征南聯句〉:刀暗歇宵詧。〔註〕刀,刁斗也。
例又,人名。
《梁書・武帝紀》:岳陽王蕭詧。
音又,《集韻》:遷薛切,遷入聲──察也。
音又,《廣韻》、《集韻》𡘋千結切,音切──正言也。與𧫕同。
注解
〔詧〕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詧〕字拼音是chá,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言。
〔詧〕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á] ⑴ 同“察”。《玉篇•言部》:“詧,與察同。”㈡ [qiè] ⑴ 同“𧫕”。正言。《集韻•屑韻》:“𧫕,正言也。或省。”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