訄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渠鳩切;《集韻》:渠尤切,𡘋音求。
《說文》:迫也。
音又,《集韻》:安也、謀也。
音又,《玉篇》:去牛切;《廣韻》:去鳩切,𡘋音丘。
《說文》:義同。
音又,《廣韻》:苦刀切;《集韻》:丘刀切,𡘋音尻──戲言。一曰迫也。
音又,《集韻》:奴刀切,音猱──戲也。
例或書作訅。
《說文長箋》作訄。
注解
〔訄〕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訄〕字拼音是qiú,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九、言。
〔訄〕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iú] ⑴ 逼迫。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