襚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集韻》、《韻會》𡘋徐醉切,音遂。
《說文》:衣死人也。
《白虎通》:襚之爲言遺也。
《禮・少儀》:敵者曰襚。〔疏〕襚者,以衣送死人之稱,禮以衣送敵者死曰襚。襚者,遂彼生時之意也。
《周禮・天官》:荒喪受其含襚幣玉之事。
例又,《西京雜記》:趙飛燕女弟遺書曰:謹上襚三十五條,以陳踴躍之心。按此則襚不獨助死之禮。
例《集韻》或作𧞸。
注解
〔襚〕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襚〕字拼音是su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遂。
〔襚〕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uì] ⑴ 赠给死者衣物:“楚人使公亲~。”⑵ 指向活人赠送衣物。⑶ 古代贯穿佩玉的丝织绶带。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