袘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集韻》:余支切,音移。
《類篇》:衣中謂之袘。
音又,《韻會》:以豉切,音易──裳下緣也。
《儀禮・士昏禮》:主人爵弁,纁掌緇袘。〔註〕袘謂緣。袘之言施,以緇緣裳,象陽氣下施也。
例又,衣袖也。司馬相如〈子虛賦〉:揚袘戍削。
例或作𧛖。
注解
〔袘〕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袘〕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í、y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㐌。
〔袘〕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í] ⑴ 衣袖:“扬~卹削。”㈡ [yì] ⑴ 裙边。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