蔟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韻會》、《正韻》𡘋千木切,音簇。
《說文》:行蓐。
《晉書・左貴𡣕傳》:修成蔟,分繭理絲。
例又,巢也。
《周禮・秋官》蜇蔟氏。〔註〕鄭司農云:蔟讀爲爵蔟之蔟,謂巢也。
例又,《韻會》與簇同,聚也、攢也。
音又,《廣韻》:倉奏切;《集韻》:千𠋫切,𡘋音湊──律名。
《禮・月令》:律中太蔟。〔註〕太蔟,言陽氣大蔟,達于上也。
《周禮・秋官・蜇蔟氏註》
謹照原文蜇改硩。
注解
〔蔟〕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蔟〕字拼音是cù,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族,五行属木。
〔蔟〕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ù] ⑴ 蚕在上面做茧的东西,通常用稻草做成⑵ 古同“簇”,丛聚。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