蔈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甫遙切,音飆。
《玉篇》:黃華也。
《爾雅・釋草》:苕,陵苕,黃華蔈。〔註〕苕華因色異名。
例又,《爾雅・釋草》:蔈荂荼。〔註〕卽芀也。
音又,《韻會》:匹沼切,音縹──草盛貌。
例又,《直音》:蔈,落也。
音又,《集韻》:𤰞妙切,標去聲──榖,黃華者。一曰禾末。
《淮南子・天文訓》:秋分蔈定,蔈定而禾熟。〔註〕蔈,禾穗,粟孚甲之芒。
注解
〔蔈〕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蔈〕字拼音是biā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票。
〔蔈〕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iāo] ⑴ 开黄花的凌霄花(一种藤本植物)。⑵ 白茅的花穗。⑶ 浮萍。⑷ 末尾。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