莝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麁臥切;《韻會》:千臥切;《正韻》:寸臥切,𡘋音剉。
《說文》:斬芻也。
《詩・小雅》:摧之秣之。〔箋〕摧,今莝字也。
《急就篇》:莝,細斫槀也。
《史記・范雎傳》㊟:坐須賈於堂下,置莝荳其前。
《前漢・尹翁歸傳》:豪强有論罪,輸掌畜官,使斫莝。柳宗元文:合莝脃以爲强。
注解
〔莝〕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莝〕字拼音是cuò,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坐。
〔莝〕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uò] ⑴ 铡碎的草:“置~豆其削。”⑵ 饲料草:“有论罪,输掌畜官,使斫~。”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