臄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其虐切;《集韻》、《韻會》、《正韻》:極虐切,𡘋音噱。
《說文》:口上阿也。
《詩・大雅》:嘉殽脾臄。〔傳〕臄,函也。〔釋文〕《通俗文》云:口上曰臄。
音又,《集韻》:切肉也。取脾腎寘腸炙之曰臄。
音又,《集韻》:强魚切,音渠──鳥腊。
《韻會》或作𠶸,通作噱。
注解
〔臄〕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臄〕字拼音是jué,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豦。
〔臄〕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ué] ⑴ 同“𧮫”。口内上腭曲处。⑵ 舌。⑶ 切肉。⑷ 笑貌。㈡ [jū] ⑴ 同“腒”。干鸟肉。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