羠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以知切;《集韻》:延知切,𡘋音夷。
《說文》:騬羊也。
《玉篇》:犍羊也。
《急就篇》〔註〕:又西方有野羊,大角,牡者曰羱,牝者曰羠。𡘋以時墮角,其羱角尤大,羠角差小。
《史記・貨殖傳》:其民羯羠不均。〔註〕《索隱》曰:言其方人性若羊,捷捍而不均也。
音又,《廣韻》:徐𡛷切;《集韻》:序𡛷切,𡘋音兕──義同。
注解
〔羠〕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羊部。
〔羠〕字拼音是y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夷。
〔羠〕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í] ⑴ 阄割过的羊。⑵ 母野羊。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