縗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倉回切,音崔。
《說文》:服衣,長六寸,博四寸,直心。
《玉篇》:喪服也。
《左傳・襄十七年》:晏嬰麤縗斬。〔註〕縗在胷前。〔釋文〕縗,本又作衰。
音又,《集韻》:雙隹切,音榱──鷺首毛。
音又,《集韻》:蘇回切,音𤗯──編鷺羽爲衣。
音又,《集韻》:蘇何切,音蓑──義同。
注解
〔縗〕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縗〕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uī、suī、shuā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衰。
〔縗〕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uāi] ⑴ 均见“缞”。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给力宝典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